总书记提到的花牛苹果如何越种越“牛”?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木元 谢阿愁 洪琳 杜晓航 赖仁杰 满达呼 李玉祯
2024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勉励乡亲们再接再厉,把苹果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提到“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
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天水花牛苹果种植的关心,让天水干部群众和果农激动不已。
总书记提到的花牛苹果如何越种越“牛”?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马忠明向记者表示,花牛苹果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特别关注的话题。为此,3月7日,一场跨越千里的连线在全国两会现场和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之间展开。
“大家看我手上的花牛苹果,外观看起来果大色红,闻起来香气扑鼻,吃起来甜脆可口,深受各年龄段消费者喜爱。”电话那头,甘肃省天水市政协委员、天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夏草全角度一边展示天水花牛苹果一边介绍说,天水是花牛苹果的故乡,栽植历史已上百年,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量200万吨,涉及农户40多万户,是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
参与连线的天水市麦积区新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武双泉表示,他个人种植了26亩花牛苹果,年产量约20万斤,年收入可达28万元。“不仅我们家收入提高了,每年还带动周围农户务工1400人次,帮助他们解决了就业问题。”
全国两会期间,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俗话说:农业不加工、到头一场空,农业不成链、种了不赚钱。推进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是花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夏草表示,天水市从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开发加工产品、壮大发展新业态等方面共同发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支持加工企业多元化开发果实脆片、果醋、果酒、果脯等产品,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集聚政策、资金、资源等要素,大力发展主食加工、果蔬加工、中央厨房、净菜配送、观光农业等新业态。“目前,天水市国家级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有4家,天水长城果汁集团年加工浓缩苹果青汁、‘陇上花牛’苹果汁10多万吨。”
“请问,你们有什么心声想让我带到全国两会上的吗?”在了解了花牛苹果的特性、产量、收益以及当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等情况后,马忠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尽管天水市花牛苹果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不充分、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果园防灾减灾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希望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帮助我们把花牛苹果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让花牛苹果走向世界。”夏草表示。
武双泉表示,花牛苹果主要生长在山地丘陵区域,机械化作业和灌溉条件相对落后,土壤配方施肥未广泛普及、果园抵抗自然灾害设施尚不完善,希望呼吁全国有关专家在品质提升、土壤配方施肥及山地果园现代化建设方面提供更多帮助。
……
面对夏草和武双泉提出的问题,马忠明现场答复,今年两会上,他将就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主题建言献策,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对花牛苹果这一特色产业集群给予支持,从全产业链发展的角度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支撑花牛苹果产业取得更好的效益。“两会结束后,我计划与相关专家深入调研花牛苹果产业,进一步对接种植户的新需求,形成新的建议。”
此外,马忠明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建议培育新种子,加强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研发;提升新技术,加大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山地、丘陵地区,要研发适用的小型农机具,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水平,并要把目前已有的如高光效的修剪技术、水肥管理技术真正推广到位,让农户掌握这些技术并应用起来;地方政府部门还应该发挥市场效应,继续加强花牛苹果等天水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取得更大的效益,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有总书记的关心,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你们要有信心,花牛苹果一定会越来越‘牛’!”马忠明的一番话让夏草和武双泉非常激动,连说“我们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
策划:李木元
记者:谢阿愁 洪琳
监制:宋宝刚 康亮 韩月
导播:康亮 周通
主持:袁世鼎
摄像:杜晓航 赖仁杰 满达呼
后期:周通 李玉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