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得带着泥土味、沾着露水珠。”自履职以来,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蒋齐委员一直坚持一个标准,要搜集研究大量事实资料,开展实地调研,理清思路形成书面材料。
让蒋齐欣慰的是,这些“泥土里长出的提案”件件都得到回应,推动相关问题更好更快地解决。从实验室到荒漠沙地,从田间地头到农户炕头,蒋齐的履职路始终与“绿色”紧密相连。今年也是如此,他把目光投向了加强黄河“几字弯”平原灌区农田防护林建设。
作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防护林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农田小气候、保障粮食高产稳产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依托“三北”工程建设的第一代农田防护林网成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绿色卫士。然而,蒋齐表示,多重因素导致农田防护林建设面临缺乏统一规划,政策衔接不畅、落地难等问题。
如何再现灌区平原“田成方、林成网”的景象?蒋齐经过调研后认为,需要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自然资源、水利、林草等部门配合,在以第一代、第二代农田林网为底数底图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平原灌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规划,把路、渠、林、田、村一体规划设计,同时落实建设管理主体责任,形成统一规划、分工负责的建管格局。
“在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农田防护林的科普和宣传及土地要素保障。”蒋齐建议:“融合推进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庭院经济等,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业态,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并举,树、花、果合理搭配的复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再现黄河‘几字弯’平原灌区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的田园风光。”(张倩 记者 范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