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资讯

融入大陆发展 台青大有可为

——台湾省籍代表委员呼吁更多台青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

2025年03月12日 16:06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全国两会期间,台湾省籍代表和委员们认真履职尽责,心系台湾青年,结合自身发展实践,提出诸多促进台湾青年来大陆谱写青春华章的建言,呼吁更多台湾青年在大陆追梦、扎根、交融、圆梦——共赴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约。‌

大陆有大市场大机遇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蔡培辉说,自己是带着“任务”来开会的。全国两会召开前,就有不少台湾青年电话咨询他有关鼓励台青在大陆发展的新举措。作为甘肃省台联会长、富丽(香港)国际集团董事长,蔡培辉一直乐于为台胞来大陆投资兴业提供“向导”服务。让他感到欣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台湾青年将目光投向大陆,期待借助大陆发展机遇实现个人价值。

“许多台商台企在西部深耕发展了几十年,已经不愿意离开了。”蔡培辉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台青在大陆的发展,在高科技农业、生物制药、人工智能及新能源等现代科技产业领域,大陆有着广阔市场空间,能为台商台青提供无限商机。“台湾青年应该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陈椿在大陆从医39年。父辈几十年前由台南迁居福州,大陆也成为他深耕胸外科领域的沃土。去年,他获颁“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当选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还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怀揣着对两岸医疗领域合作发展的关切,他表示还将继续深入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医院、科研机构、相关部门了解两岸医疗领域合作发展的广阔前景。

“80”后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陈贵静,已有15年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四川彭州白鹿镇白鹿顶村党总支书记和全国台联理事,她充分利用身份优势,积极关注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全力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协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大陆生活。今年,她还计划在村里开设一家台湾餐厅,结合台湾民宿和文创产业,进一步提升乡村的活力,并推动当地茶叶产业深度发展。在她看来,每一个人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都能发挥独特作用,大陆有大市场大机遇,还有很多暖心政策,台湾青年能在这个大舞台上很好地施展才华、实现梦想。

台青“登陆”意愿无法阻挡

“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有了解大陆的意愿和对大陆认同”,这是台湾省籍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的共同感受。

和蔡培辉一样,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台联理事会会长曾力群也表示,许多台湾青年也主动向她咨询来大陆发展的机会。“台当局的‘去中国化’教育,旨在为‘台独’铺垫错误的历史认知,引诱台湾青年成为民进党的马前卒和‘台独’的牺牲品。但台青们主动了解大陆的意愿势不可挡。”曾力群以大陆影视剧为例介绍,中华文化以现代文化产品方式进入台湾,让台青更愿意去了解大陆,观影同时也唤起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的共鸣和归属感。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联副会长陶骏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诸如联谊和探访等活动也深受台青欢迎。“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交流的阻碍,有效消除岛内部分片面宣传所造成的误解,让台湾青年能更直观地了解大陆科技经济发展成就和多元文化魅力。”

“只要打开心房,就能在大陆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位台湾青年参加活动时的发言,让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娄底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李兴魁尤为感动。在他看来,台青发自肺腑的话也印证了两岸青年双向奔赴、共创未来的无限可能。

除台青主动“登陆”的意愿高涨外,祖国大陆也热情支持两岸青年多接触、勤来往、深交流。陶骏介绍,浙江省台联去年组织了青年千人夏令营、冬令营等品牌交流活动,通过青年参访团、两岸街舞交流等进一步增进两岸青年友谊。“考虑到台湾学生就业问题,我们还提供就业实习便利,帮助台胞解决生活和经营中的困难。”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台联会长林青十分关注两岸青年学生交流。她表示,受台当局所谓“三限六不”政策限制,交换生和学历教育项目锐减,相较于台当局的处处限制,大陆在持续推进台湾职业资格认证。“目前大陆已有140项职业资格对台开放,仅厦门一地就超过95项。”

为更多台青融入大陆建言

去年,一位台湾学生来大陆交换时,因名字中带有生僻字,在银行开户时屡次碰壁,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台联会长周琪关注到此事走访了几家银行,之后提交了关于解决生僻字银行开户问题的建议,得到金融监管总局的高度重视,如今金融机构基本完成了这项系统升级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台湾同胞来到大陆求学、创业、就业、生活,台湾省籍代表委员也陆续加大为助力更多台青融入大陆建言。“惠台政策不断出台,覆盖面越来越广,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堵点难点问题。”曾力群表示,当下的主要问题包括惠台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各地执行标准不统一、居住证使用有待提升、两岸征信系统不互通导致融资难等。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惠台政策的宣传解读,增强政策的执行效率,建立统一的政策执行标准和监督机制,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涉台法治建设,切实保障台胞台企的合法权益。

“岛内对媒体的限制,导致信息并不通畅。”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廖志豪也认为,在宣传和实际落地上仍需要加强与改进。随着时空环境变化,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他建议,政策措施需要进行更细致化调整。如许多台胞虽然取得大陆法律职业资格和律师执业资格,但执业范围仅局限于涉台民事诉讼领域,这就导致许多台湾律师最后选择回到台湾。“期待未来政策能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出台更多有利于两岸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吸引更多台湾专业人士来大陆发展。”

对于如何助力台湾青年主动融入大陆,林青认为,一线城市高昂的租房成本是两岸青年面对的共同问题。随着当前大陆正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并将台湾青年纳入同等待遇范围。她期待进一步通过政策落实增强台湾青年归属感。陶骏则建议持续打造两岸体育赛事品牌,持续加强两岸体育产业合作。“台青也要主动了解大陆政策并用好政策。通过两岸交流渠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等领域,主动融入乡村建设、公益活动等,积极助力增进两岸民众相互理解,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环境是促进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保障。”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副会长邹振球认为,应共同努力抵制虚假信息和不良内容,为两岸青年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交流环境。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视频会议、网络论坛等形式,让两岸青年多分享生活点滴、探讨学术问题、交流文化体验。

“目前,在推动两岸交流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但这些是短期的。”邹振球说,长期来看,民进党当局推行的“台独”路线是一条死路,在祖国大陆强大实力和两岸同胞共同愿望面前,一定不会得逞。“大陆是我们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我也想向岛内的台胞发出呼吁,来走走看看,来投资兴业,来生活发展,你们在这里能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更美好的未来。”

(记者 付振强)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