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委员说话
多措并举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不仅关乎经营主体活力释放,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对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土壤,更是激活内生动力的关键。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减少企业设立和运营中的行政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经营主体松绑减负。多地已经就此推出改革举措,例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杭州落地生根;安徽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涉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改革措施的出台,极大简化了企业办事流程。应强化法治保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充足的空间。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创新领域倾斜,形成要素流动与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
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激发内生动力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是驱动企业业务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等新质生产力的成功表明,中国企业需要加大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上的投入,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夯实科技创新根基,努力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提升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企业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加速建立鼓励科创、容错纠错的激励机制,着力破除故步自封、盲目乐观、妄自菲薄、灰心丧气等错误观念,形成以文化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
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持“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弘扬企业家精神,必将有助于在改革创新和公平竞争中推动我国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强化人才引育体系是内生动力的根本保障。人才是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和关键资源,企业应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拘一格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此外,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加强交叉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强化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孵化器。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许礼进)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