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九三学社

共绘一“姜”春水图

——九三学社乐山市委会助力五通桥区稻姜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2025年03月15日 09:26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春耕时节,走进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稻姜现代农业园区,一片片稻田与姜田交织,仿佛大地的调色板,描绘出一幅现代农业的壮丽画卷。

“感谢九三学社的专家、社员们,为加速推进稻姜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创建乐山市首个粮经复合类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彩贡献力量。”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稻田,冠英镇党委书记刘驰深有感触。

据了解,五通桥区的稻姜轮作历史已有800多年,明朝时期,这里出产的“仙女姜”曾是皇家贡品。但近年来,因土地资源收紧、规模化种植不足、姜瘟病防治欠佳等问题,制约了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

如何更好发挥九三学社人才、智力、科技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参与乡村振兴,助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九三学社乐山市委会立足自身优势,主动下沉力量,与冠英镇党委签订“九冠合作”协议,派出7位农业专家分村到组,扎根园区,压茬推进助力稻姜现代农业园区的打造。

合作开启后,九三学社乐山市委会立即组织多个课题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队一线踏勘、田坎办公——对核心区内产业发展特征、建设用地布局、沟渠路网现状详细摸底,规划出稻姜轮作核心区、粮油示范核心区、园区大小环线、综合服务中心、智能反季节大棚、仓储物流中心等合理布局,囊括核心区面积5973亩、辐射带动1万余亩;帮助冠英镇建成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开展“科普之春”科普活动月,培养群众科技赋能农业产业意识,配套实施“两个替代”,农药、化肥施用量逐年下降,让稻姜农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在九三学社农业专家的悉心帮助下,稻姜轮作过程中的难点堵点被一一攻克,“水稻﹢生姜”的粮经复合种植技术得以深入推广,目前试点的30亩第三代反季节生姜大棚,已实现“一田三季、同田多收”,亩均产值超8万元,进一步擦亮了稻姜轮作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九三学社乐山市委会还将科技创新与农耕传承有效结合,多途径挖掘本地稻姜轮作历史,帮助冠英镇编排“古法种姜情景剧”,广泛传播稻姜轮作农耕文化;协调多方社会资源开展为期三天的稻姜文化节,内容涵盖农耕展陈、主播带货、田间夜市、畅游“姜”湖“粽”享快乐亲子游、“后备箱”集市等系列活动,吸引5万名游客到稻姜园区看见山水、望见乡愁……

如今的冠英镇,已经走出了一条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善、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共富新路径。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九三学社乐山市委会与五通桥区的姜农们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张丹 杜瑶)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