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中华文脉,不仅是对先辈智慧的传承,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艺作品承载着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使命。2024年,文艺事业百花齐放:重大题材剧创作在构建中国主流叙事话语体系方面逐渐成熟,现实题材剧集继续保持主流地位,类型剧集作品在叙事手法与思想内涵上均有所提升。其他类型文艺作品爆款不断,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普遍共识,得到观众与市场认可。但是,文艺界百花齐放不能局限于光鲜成绩的梳理,更要找准短板与不足,为其“施肥”,助力百花持续盛开。建议:
一、 持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部分文艺作品在挖掘和呈现传统文化时,往往浮于表面,其内容缺乏对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阐发、理解与表达。文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持续深入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大家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 加大文艺作品创新力度。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视角,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感和新颖性的作品。
三、 拓宽文艺作品传播渠道。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仍然有限,这使得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难以被更多人所知悉和了解。应拓宽传播渠道,利用多种媒介和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充分利用海内外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与国际文化交流机构合作,将传统文化作品推向国际市场,让更多国际友人、海外华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