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发展形势,需要不断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 坚持以文载道,更加注重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植道德根基。要深入挖掘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快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脉相通、彼此契合、相互成就的,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文化底蕴,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标识。
二、 坚持以文润心,更加注重在加强社会情绪和心理疏导中涵养健康心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思想上的迷茫和心理上的波动,要特别注重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更好地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要大力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多做接地气、有温度的引导疏导。要加强社会思想舆论态势的感知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把问题防范在前头、化解于无形。
三、 坚持以文聚气,更加注重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中增强精神力量。面对国际国内的多重压力,要高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文化。要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和活态呈现,引导人们更好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辉光日新的中华文明,真正把文化自信融入血脉,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志气、骨气、底气。要积极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把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符号形象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