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党中央文化润疆工程深入实施,新疆既以史为鉴,深入研究历史上治疆的经验、教训,又观照现实,认真梳理建构边疆学知识体系中急需破解的制约因素。为更好地建构我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作出新疆贡献,建议:
一、 编撰新疆历史文献文库。涉疆历史文献是读懂中华文明向西开放、读懂新疆、确立文化自信的鲜活载体。国家有关部委牵头,用好全国文献专家、援疆资源优势,组建新疆文献编撰队伍,按照历史年代、学科领域、内容性质等,把散落在我国历史典籍中的新疆文献分门别类整理出来,形成新疆历史文献资料库。
二、 系统摸清新疆文化遗产家底。按照应查尽查的原则,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对新疆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普查、详勘,全面摸清新疆文物家底。在此基础上对普查文物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有计划、按年度、分区域开展保护性挖掘和系统性研究。
三、 加大保护挖掘和研究阐释力度。应坚持以历史价值为导向,把系统性、整体性保护贯穿始终,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的保护要求,统筹做好文物遗产监测、预防性保护、研究性保护、文物防震、抢救性科技修复等工作;做好文物的研究阐释工作,加强专业研究和史料佐证,把历史脉络串联起来、文物价值发掘出来,探寻文化本源,演绎千年变迁,揭示文化根脉。
四、 因地制宜做好活化利用工作。坚持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经济效果相统一,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因地制宜提升新疆文化文物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文物展览“一盘棋”,积极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