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要闻
大湾区,春风正当时
连续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粤港澳大湾区;第6年,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区域内春潮澎湃、一日千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和澳区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最多的话题,依然当属粤港澳大湾区。
大会发言、小组讨论、委员通道、媒体采访,委员们分享着大湾区建设的成果——“大湾区城市群基础设施‘硬联通’为区内一体化发展畅通了‘大动脉’。”“中央批准恢复并扩展深圳居民到香港‘一签多行’的第一个春节,‘旺丁又旺财’,香港的商家喜笑颜开!”……
委员们也积极结合自身优势为下一步的发展建言献策——“应把握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通过共建科创生态圈,助力国家科技强国建设。”“建议通过‘赛会造磁场’,让‘流量’变‘留量’,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
与此相对的,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下,创造着日新月异的经济奇迹,回应着历年来全国两会的关切。
从“前店后厂”到“科创共同体”,从“三来一补”到“智造高地”,从“产业协同”发展“创新共生”,从“制度差异”走向“规则衔接”……融合发展中,多少实施细则的推动,曾引发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和澳区全国政协委员为之深入调研思考、积极建言献策,引发他们在全国两会为之鼓与呼。
不是新题,却能年年出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更是被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提升“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委员们纷纷表示,面对新的期待,大湾区更要抓住机遇、凝聚共识、再创辉煌。
浏览近日新闻,在粤港澳大湾区,各行各业又是一片春意盎然——13日,粤港澳气象业务合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粤港澳三地共同打造气象融合发展新高地;15日,“港车北上”申请数字超过10万大关,“粤车南下”有望在年内推出……此外,《芯片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北斗产业的进阶之路》《粤港澳三地美术家共绘“英雄花开” 艺术赋能湾区红色文化传承》等喜闻层出不穷。
春潮拍岸千帆竞,湾区奋楫正当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指引下,在“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下,大湾区会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传奇。(本报记者 李寅峰)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