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绿·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蔡中平:​

推动林草产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

2025年03月18日 09:13  |  作者:本报记者 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全年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9.6%。面对这份“成绩单”,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感到很振奋。“这展现了林草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林草产业近10年年均增长率超5.7%。目前,我国的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持续稳居世界第一,带动从业人员超1亿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要求我们,要继续发展壮大林草产业,推动林草产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

作为我国林业大省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蔡中平参与并见证着我国林草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森林资源是广西的根基,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均居全国前列;全区人工林面积达1.5亿亩,占全国的1/10,稳居全国第1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已经形成了造纸和木材加工、林业生态旅游康养、林下经济三大千亿元产业,是全球木材、人造板、林化产品产量最多的区域之一。2024年,广西林草产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

但在实践中,蔡中平也发现,我国林草产业依然存在支持不够、科技创新滞后、基础薄弱等问题。例如,林业产业的产品附加值、深加工比率仍比较低,在科技投入、机械化、信息化、数智化等方面落后于其他行业部门。

“推进林草产业发展,下一步必须坚持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蔡中平建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发展壮大林草产业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多给林草产业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开绿灯”。在科技支撑方面,要加强生物育种、香精香料、林源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创新,支持林草产业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创建;通过多项鼓励政策,支持广西等林业大省(区)在“人工智能﹢”、林产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辟更多的应用场景。

“特别是‘林下经济’今年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预示着林下经济发展将迎来新机遇。”蔡中平认为,“发展林下经济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但未来发展不能简单将农业的发展模式套用到林下经济上。”

蔡中平建议,要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依托,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促进生产、经营、合作模式的创新。如根据林业周期和生物习性,加快构建“林下有种植、林中有养殖、林上有采集、林间有旅游”的立体复合经营体系;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加快形成一二三产高效联动、融合发展的格局;还要推动林下经济与产业培育、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相衔接,促进技术、信息、市场等要素互联互通,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