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委员建言
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食品安全监管既要“上心”更要“创新”
本报讯(记者 王惠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抓好校园学生餐、平台外卖安全监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
“食品源头在农产品,保障食品安全,首先在于把好源头‘生产关’。”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会主委吴志明建议,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实行“一地一策”的修复措施。严格农药、化肥登记管理制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体系,加大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开展农业品种、品质方面的研发与提质增效。
在吴志明看来,食品安全监管既要“上心”更要“创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历经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监管信息流通不畅,出现问题时难以精准溯源,建议加强监管力量与技术支撑,建设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构建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加强对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监管,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加强食品质量检测。”他说。
针对外卖食物、预制菜等新业态,吴志明则提出,应加快标准制定,填补空白,依据科研成果、市场反馈等,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同时,整合现有食品安全标准,成立专业协调机构,构建统一、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立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加大食品安全违法处罚力度,鼓励消费者参与监督,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