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利益规模不断扩大,但随着世界政治、军事变局加速,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涉外风险也与日俱增。为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同时为积极应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的贸易制裁和调查,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和机制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建议:
一、 成立高层次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协调机构,推动形成涉外法治建设大协同格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方联动、合作。
二、 完善国内涉外立法体系。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应对“长臂管辖”和单独制裁;有针对性地完善知识产权、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科技产业支持方面的法律。
三、 健全涉外法治实施体系。重点建设若干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完善涉外仲裁规则,提升国际司法协助质效。
四、 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规格建设国家律师学院,设立法律服务专业本科和研究生。设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
五、 设立涉外法治建设专项基金,帮助中国企业减轻维权资金等压力。
六、 成立国家层面的涉外法律援助与维权指导协调中心,协调境内外法律服务资源组织应对。
七、 成立高层次涉外法治智库,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实操、实战能力。
八、 驻外使领馆聘请法律顾问或成立法律服务机构,或者协调联动中国法律服务机构境外分支机构,面向所在国中国企业、公民提供及时高效的全天候、本地化服务。
九、 成立国家级外国法查明中心。向全社会开放查询服务,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中国企业、公民提供法律依据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