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热点背后
赵朴初与抗日战争
1995年8月14日,中国宗教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座谈会举行。左起:罗冠中、宗怀德、丁光训、赵朴初、安士伟、茗山。二排右一为本文作者。
赵朴初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在国内外宗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深受广大佛教徒和信教群众的尊敬和爱戴。本文作者曾经与他有很长时间的交往,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记忆。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文作者回忆了他所知道的赵朴初先生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故事。
口述“抗战一事”
1985年初,《人民政协报》举行“抗战一事”征文活动,我负责采访赵朴初和宋希濂先生。
大概是6月初的一天,我登门拜访。一开头赵朴老就说:“抗战八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大事悠悠,写不尽的可歌可泣的篇章。我个人也是过来之人,虽然力量单薄,所做有限,但细细回忆,至今难忘的事还真不少。你要的是抗战一事,我要谈的却不止一事。我看还是想起什么谈什么,想到哪里谈到哪里,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件,行不行?”
“我当然赞同,只要您老有时间,我是多多益善。”我说。
随即采访开始,我打开小型录音机,又打开笔记本。赵朴老本人侃侃而谈,陈大姐在旁偶尔插话,补充某些细节。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采访不是半天,而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谈了七八次之多。我后来形成的文字,不是3000字,而是3万字。在过去,我只是笼统地知道赵朴老在抗战八年中以佛教居士的身份从事慈善救灾和救助难民的工作,但对具体的事例、业绩则毫无了解。通过这次采访,我对赵朴老更加肃然起敬,深为他的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精神所感动。
2000年5月30日新华社发布的《赵朴初同志生平》中说:“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后,他积极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组织妇女支前,动员和掩护300多名青壮年奔赴前线,千方百计地救济、安置难民。上海沦陷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与新四军联系,把经过培训的上千名中青年难民,分批送往皖南新四军总部。”
这短短的100余字,浓缩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少不同寻常的智慧,多少艰苦卓绝的斗争!
朱诚基将军的来信
1987年11月的一天,我因事去赵朴老家。客厅里,赵朴老正全神贯注地看一封信,只对我摆手示座,直待看完信,才爽朗而感慨地对我说:“50年光阴,也是弹指一挥间,要不是这封信,我真差不多忘记了这些将近半个世纪的往事了。”
赵朴老说罢把信递给我。这是一封署名“老部下朱诚基”的长信,信中写道:
敬爱的朴初老首长:
我们有50年的历史联系了,感情是深厚的,往事是难忘的。您还记得吧,1941年皖南事变突围后,我首先找到您,才接上了党的关系。当时您对我能突围出来,非常高兴,并热情接待了我,详细询问皖南事变前后经过情况……
半个世纪前的一个进步青年,和您生死与共,得到您的帮助、支持。您不怕危险,与“共匪”革命青年混在一起,大力开辟上海租界的抗日根据地——难民收容所工作。您还亲自发起“微阳社”进步活动,想那时,在白色恐怖的环境里,您干劲那样足,不怕坐牢杀头,实在难能可贵!朴初同志。您当时给我的印象太深刻、太亲切了!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呵……
朱诚基叩上某月某日
就是这封信,使赵朴老在经过短暂的沉思之后,把话头引向46年前——
那是1941年临近春节的时候,赵朴初接待了一位衣衫褴褛、头发很长的青年。没等多问,来人就上前作一大揖,激动地说:“赵先生,我终于找到您了!”
来者即是朱诚基。一年多以前,朱诚基和千百名青壮难民一起,由赵朴初组织、安排,历尽艰难前往皖南成立不久的新四军总部。不料,在皖南事变中,朱诚基被俘了。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他找到机会,逃出虎口。但是,往哪儿逃呢?到哪儿找党组织才能更快地归队呢?朱诚基想到了赵朴初先生。
赵朴初听完朱诚基的叙述,立即表示一定想办法帮助他,并先安排朱诚基在上海租界住下,让他再等些日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赵朴初为朱诚基找到了可靠的关系,并亲自带他到“功德林”素餐馆与关系人相见。几天后,朱诚基便重新走上抗日前线。
1987年10月,赵朴老出差杭州,一个偶然的机会,二人再次相见,此时的朱诚基已经是当时浙江省军区的军级干部了。在赵朴老返回北京后,朱诚基又写来了这封充满激情的信。
团结五大宗教领袖
199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仍在医院的赵朴老以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倡导在当年举行宗教界的全国性活动,立即得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负责人的一致赞同。
鉴于中国五大宗教的领袖人物都是全国政协民宗委委员,因此,此事交由全国政协民宗委办公室承办。
赵朴老单独指导我说:“你搞过十多年新闻工作,必须借助新闻媒介和舆论的力量,扩大这件事的社会影响,要把亿万宗教徒和平祈祷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让全国以至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你应该着重把这件工作准备好,安排好。”我当即点头称是。
后来的事情,都是按照精心的考虑、周密的计划并在赵朴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8月14日那天,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座谈会召开,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主席赵朴初发布《中国宗教界和平文告》,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丁光训(基督教)、安士伟(道教)、宗怀德(天主教)、傅元天(道教)和茗山(佛教)、阿布都热依木·伊明(伊斯兰教)等代表相继发言。自即日始,中国五大宗教的全国各地宗教场所,开始为时一周的和平祈祷活动,盛况空前。
在此期间,中国内地许多电视台、电台、报刊作了连续报道,数十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海外华文的报纸也作了报道,外国驻北京的主要通讯社、电台都向外发稿,有多家外语电视台、电台和报刊发了消息。当我把这个海内外新闻媒体纷纷报道的情况向赵朴老报告时,他十分高兴,连连称道:“这件事做得成功,影响这样广,是中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宗教徒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对中国宗教徒祈祷世界和平一片虔心的回报。”
几个月后,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宗怀德从欧洲带回消息说,西欧各国都知道中国宗教界联合举行的祈祷和平活动。某国首脑表示,中国五个宗教能联合在一起,共同进行祈祷和平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很不简单。
(本文作者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巡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