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话说新经济>关注
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
云南临沧:科技绘就绿色经济新图景图为工作人员在临沧市镇康县坚果基地采摘蜂蜜。受访单位供图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临沧,看到各族干部群众正以科技为墨,以“绿色”为底色,书写一篇生态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大文章。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将科技基因注入产业,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技赋能传统产业
在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松风咖啡合作社庄园,负责人陈启超正与客商品鉴新烘焙的咖啡豆。“我们的咖啡果酸明亮、回甘持久,今年鲜果价格涨到了每公斤10.7元。”陈启超介绍。
作为云南精品咖啡核心产区,临沧市通过推广有机种植、生态农业模式,建成了23.37万亩高标准咖啡基地,带动咖农人均增收超万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地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了咖啡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数据追踪,让“临沧咖啡”品牌价值得到提升。
在坚果产业领域,科技赋能的成效同样显著。临沧市拥有全球最大的坚果种植基地。基地中,镇康县南伞镇田坝村村民罗校才在占地面积100余亩的坚果林里摆放了蜂箱。“坚果蜜每公斤能卖100多元,科技服务队帮我们改良品种后,产量翻了一番!”罗校才说。
罗校才口中的科技服务队属于临沧市的科技服务体系。近年来,临沧市构建起“院士专家团队+市级科技人员+县(区)级科技人员”三级服务体系,科技工作者通过品种改良等方式,帮助农民提升种植效率。此外,临沧市建成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发布10余部地方标准,推动100万亩坚果提质增效。数据显示,2024年,临沧坚果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果农人均纯收入超3000元。
数字经济带来蝶变
“这款冰岛古树茶,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有淡淡的花香与果香,令人陶醉。”在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双江运营中心主播创业孵化基地里,直播达人一边直播,一边开展民族特色茶文化实训,为接下来的春茶季做准备。
普洱茶主播周琦介绍,自2023年运营以来,“冰岛茶荟”累计直播293场次,共成交17.1万单,成交额达9253万元。数字经济的东风,让临沧茶产业从传统销售模式向“直播电商+文化体验”转型,带动茶农收入增长25%。
科技不仅改变了销售端的形式,更重塑着产业链条。镇康云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自动化加工厂里,坚果从采摘到成为成品仅需15天,奶香浓郁的产品通过跨境电商销往东南亚。云澳达坚果开发集团“夏果妈妈”品牌入选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其开发的坚果深加工产品种类达20余种。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临沧市培育出12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文旅”全产业链。
创新转化特色资源
如今,临沧市丰富的特色资源已通过创新转化为切实经济效益。
临沧市拥有绿色能源优势。临沧市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600万千瓦,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占比超90%。依托资源优势,当地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打造“绿色能源+绿色制造”产业集群。临沧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坚果碳汇交易试点,一棵10年生坚果树年固碳量达1.2吨,每亩坚果林年碳汇收益超800元。
“我们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朱有勇、杜官本等,组建特色资源创新利用研究院,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临沧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协同模式,当地已孵化出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出坚果壳制活性炭、咖啡渣提取天然色素等10余项专利技术。这些创新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更让“临沧咖啡”“临沧坚果”等品牌价值获得提升。
从咖啡庄园到坚果林海,从茶山云海到清洁能源基地,临沧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如今,临沧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道路越走越宽。这颗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正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篇章。
(记者 赵汉斌 通讯员 李延源 )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