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汇,亦称为“蓝色碳汇”或“蓝碳”,与陆地上的“绿色碳汇”相对应。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0%的面积,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我国海洋碳汇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挖掘海洋固碳增汇潜力、促进海洋碳汇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海洋碳汇产业体系建设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范畴不明确、技术不成熟、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海洋碳汇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建议:
一、 相关部门协调出台具体的方案意见,明确海洋碳汇产业的概念和范畴。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海洋碳汇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建立统一的实施标准和规范,包括技术要求、环境影响评估、项目综合评价指标等,确保所有海洋碳汇项目能在相同的标准框架下有序开展,推动海洋碳汇与多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 研发推广海洋碳汇产业新技术。相关部门加大对海洋碳捕获、储存及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打造政、企、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设立专项基金以支持具有前瞻性的技术项目。
三、 制定针对海洋碳汇产业的政策法规,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整合现有的海洋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形成系统性的法律框架。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建立质量监管机制,确保海洋碳汇产业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强化项目审批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责任。通过设立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投资海洋碳汇产业技术和项目。促进公众参与和意见征集,设立独立监督机构,对海洋碳汇产业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与评估,以确保相关法规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