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长期以来作为我国的主力电源,是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对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基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实际,需要坚持先立后破,创新推动我国新一代煤电可持续发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支撑能源转型。建议:
一、 加强新一代煤电发展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要统筹规划,科学合理规划各类电源发展的“总盘子”。要因地制宜,做好增量煤电规划与跨区送电、运煤通道等重大工程的衔接和协同。要分类施策,系统研究现役老旧煤电机组退出、延寿、改造、改性方案,用好厂址、出线等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强支撑。
二、 科学推进新一代煤电技术攻关与工程示范。要开展标准先行,聚焦低碳、灵活、高效,加快《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等新一代煤电相关设计标准、装备制造标准的全面修订。要加大煤炭灵活高效发电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工程示范,重点支持CCUS赋能煤电发展、宽负荷灵活高效发电等关键技术攻关与装备研发。
三、 创新支持新一代煤电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要加大投资支持,以国家“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方式,助力新一代煤电发展。要加快推进煤电容量电价全额到位,合理兑现煤电辅助服务市场价值,研究适时提高容量电价标准或新一代煤电电价补贴政策。要支持完成低碳改造的煤电机组更多承担基础负荷,充分发挥低碳电源的减碳效益和支撑调节作用。
四、 拓展带动新一代煤电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要建立健全新一代煤电产业链定期调度、决策咨询、协同联动、资源共享等机制,深化开展共链行动。要充分调动产学研用优势资源,带动我国高参数金属材料装备制造业、工控系统国产化智能化等“卡脖子”技术突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