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委员说话
春好之时中国向世界释放了三个关键信息
中国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和思考中国发展走向、政策布局的重要窗口。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今年中国全国两会,向世界释放了三个关键信息。
关键信息一:中国将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继续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持合理发展速度,设定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等主要预期目标。这些目标的设定,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并照顾了需要和可能。我们很清楚完成这些目标,存在诸多挑战和困难,特别是来自外部的逆风。但中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才资源等一系列有利条件和广阔市场空间,我们对实现发展预期目标充满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协同以及与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还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我们将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培育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高质量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我们已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从四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这再次展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打造更加便捷的往来通道,迄今已对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给予免签待遇的国家数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关键信息二:中国将赋能世界、贡献全球,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中国将继续做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者。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增长年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中国还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第二大进口国地位,是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将继续做世界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坚持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近几年,中国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低成本的开源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一经推出就火爆全球。中国正成为科技创新的“领跑者”。我们坚决反对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愿同各国分享创新成果,开展互学互鉴、互利合作。
中国将继续做世界绿色转型的引领者。2024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近70%。今年,我们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目标,将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稳定的维护者。当前国际形势变乱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持续紧张。中国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我们愿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
关键信息三:中国制度契合国情、务实管用,具有鲜明优势。中国全国两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让民众参与到整个政治进程,实现了民众的有效参与。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14多亿人民的声音齐聚北京,将人民所思所盼带到最高议事平台,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他们一道共商国是。两会闭幕后,各地方各部门将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实现从民意反映、倾听到协商、落实的完整闭环。制度优势是中国的最大优势,也是新中国过去7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奥秘所在。
面对动荡变化的国际形势,一个稳定、建设性的中英关系对两国和世界更加重要。中英应抢抓机遇、拓展合作,开创互利合作新未来。最近一段时间,中英关系取得一些新进展。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同斯塔默首相去年11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成功会晤,达成重要共识,为双边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成功访英并与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拉米共同主持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明确了下一步双边交往合作路线图。英方继拉米外交发展大臣、里夫斯财政大臣后,能源安全和净零排放大臣米利班德及伦敦金融城市长靳翊伟也访问了中国。两国还将开展其他重要高层交往。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必将给中英合作带来新机遇。当前,双方应保持高层及各级别交往势头,落实好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英战略对话、中英能源对话成果,重启其他领域对话合作。深化两国在贸易、投资、新能源、基础设施、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着力打造金融服务、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合作新亮点。对于中英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和差异,要始终坚持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相待原则,加强管控,聚同化异,不搞“麦克风外交”,不被第三方国家带偏节奏。让我们携起手来,向唱衰中国发展前景的人说“不”!向破坏中英正常交往的人说“不”!向干扰中英互利合作的人说“不”!
最是一年春好处。春天是卷起袖子、真抓实干的好时机。我们愿同英国各界有识之士一道努力,增进相互理解,拓展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英国大使 郑泽光)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