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提案摘编
民进界: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案由:近年来,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医疗服务活动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逐步建立。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不足依然是影响分级诊疗制度深入实施的一大障碍。
建议:一、加强服务与需求相匹配的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依据机构所在地服务人口和医疗对象的差异,补充完善其医疗服务能力。如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重点加强护理康复、慢病管理等类型的老年病医疗服务,将服务内容进行细分,包括提供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和缺药登记配送服务,改善药事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妇科、儿科建设。社区医院需充实医护人员,设立周末门诊和晚间门诊等项目,让上班族获得就近就诊的机会。
二、 强化社区医院普通门诊的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倾斜激励措施,让三甲医院具备相当资质的中青年骨干医生轮流到社区医院提供门诊服务,专业名医到社区医院开展巡回门诊,此类服务要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在网上发布,服务社区情况纳入三甲医院和医生的考核标准。社区医院的药品目录要扩大调整,需要特殊控制的药品,可由坐诊、巡诊医生开出药方,由签约的家庭医生领取后送药上门,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
三、 探索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支持医联体创新落实服务基层制度,探索现有机制下专业人员综合发展模式,建立医联体专业人员一体化管理机制。新进医院的高校毕业生,工作两年后可以列入医联体专业人员进行一体化管理,从“医院人”转化为“医联体人”,由此逐步解决职务、职称、待遇等问题,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专业人员动态成长。完善基层评价标准,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积极推动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纳入乡镇卫生院职称评聘。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