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聚焦
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将举行
人民政协网3月24日电(记者 高志民)记者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技术交易板块集体采访活动中了解到,主题为“技术交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举办。本届大会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单位共同承办。
本届大会不断探索打造技术交易新形式、新场景,将按照“1+10+X”模式,举办20余场供需对接活动。“1”指的是一场
与往届相比,大会今年实现多方面焕新升级,整体呈现出“高、新、广、实”四大特点,更具高水平、更具国际化、更具影响力、更具实效性。
一是“高”——高水平人才、高层次机构、高质量项目,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大会已成为技术交易高层次专家分享交流、优质项目汇聚展示的“必选地”。今年大会将吸引300多位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高水平专家学者、领军人物等现场分享展示;40余位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协作机制专家、100余位全球技术经理人将通过大会发出全球声音;得到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多个部委的持续支持,将重磅推出一批高质量新成果;聚焦高精尖产业、前沿科技领域,汇聚全球1700余项优质项目,进一步促进落地转化;高校专场活动和技术经理人专场活动实现“全球化”升级,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是“新”——持续发展新机制、挖掘新项目、提供新需求、形成新对接,首发首秀释放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大会持续
三是“广”——区域覆盖广、领域跨度大、生态要素全,在全球范围形成“强辐射”。大会持续聚焦全球科技成果转化,广泛汇聚人才、技术、需求、资本、项目、场景等关键要素,打造技术交易创新场景。全球覆盖五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创新区域。重点聚焦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创新“引擎”,围绕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进一步促进前沿技术成果展示推介,充分展现科技创新活力和强劲动力。充分调动技术交易全要素生态体系伙伴参与,约40多家国际专业技术转移与商业机构、120余所全球及国内高校院所、数千家创投机构、服务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将共话技术交易全球发展。
四是“实”——全面促交易,实招助转化,技术交易“朋友圈”黏性持续增强。“国际技术交易对接会”3场主题活动积极助力国外项目“落地”、国内企业“出海”;市区有关部门、科技园区通过十余场活动全面推介营商政策,展现区域创新环境;有强烈落地意向的70多个项目代表,将在“区长会客厅”与十余位区长现场洽谈;央国企、链主企业等大企业充分发挥创新牵引作用,将发布大场景、大需求,面向全球中小微企业开展“揭榜挂帅”;百余家国内外创投机构潮涌而至,助力好项目找到“好东家”;“技术交易开放日”走出会场、走向“市场”,将有100余位国内外嘉宾走进中关村园区及高精尖企业,近距离感受北京科技创新实力。其中,“具身智能”产业开放日,通过“一日游”尽揽AI科技生态,并与小米、“天工”等多款人形机器人互动;“生物医药”产业开放日,走进高校院所、科技园区、孵化器、科技企业等创新机构,全方位感受北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力和良好生态环境。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