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热点背后
重温木刻画《向敌人冲去》
木刻《向敌人冲去》 严学优刻
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在苏北盐阜抗日民主根据地活跃着一大批木刻艺术家。新四军每到一个地区,木刻画便会立即出现在驻地墙头,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和通俗化、大众化的特色,既宣传了新四军的抗日爱国统一战线主张,也深受广大新四军战士和人民群众喜爱,成为当时最锐利的宣传武器,而这些木刻艺术家被赞誉为抗日宣传的尖兵。
他们是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培养出来的美术工作者,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绘画组的一些同志,还有从上海和国民党统治区来的美术工作者(其中包括“新安旅行团”),其中有莫朴、芦芒、沈柔坚、严学优、吴耘、洪藏、丁达明等同志。
1986年,为纪念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45周年,盐城的美术工作者专程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向这些抗日战争时期在盐阜根据地的木刻艺术家,征集他们保存的当年作品。同时查阅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江淮日报》《盐阜报》《盐阜大众》等报纸和《先锋杂志》《新知识》等刊物,搜集登载在这些报刊上的木刻作品。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整理出版了由王阑西主编的《苏北盐阜抗日根据地木刻选集》,薄薄的一本,有60多幅木刻作品。严学优的《向敌人冲去》就是其中的一幅。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兼八旅旅长张爱萍指挥著名的陈家港战斗。部队宣传工作者将《向敌人冲去》这幅木刻画带到战场上,极大地激励了干部战士的士气,他们看到画面上的猎猎飘扬的党旗下的新四军战士,手拿插上刺刀的步枪和手榴弹,以锐不可当的攻势冲向前,把它视为“动员令”“进军号”,表示要像画上的新四军战士那样,奋力向前,锐不可当,杀向敌人。由于干部战士英勇奋战,打胜了盐阜区局部反攻的第一仗,俘获伪军400余人,缴获食盐40万担,震慑了驻盐城的日、伪军,削弱其力量,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在欢庆胜利之时,干部战士赞扬说:“《向敌人冲去》这幅木刻画所起的激励作用功不可没!”(任崇海)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