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探索丨以“界别之力”赋能“政协之为”

——福建省政协做深做实界别工作记事

2025年03月27日 07:52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福州晋安寿山乡,“聚焦三农办实事”持续带动农户增效益、增活力、增收入;

三明热线工作站,12345热线推动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解决、更好解决……

这一个又一个群众身边“润物细无声”的改变,背后都有着共同的助力——福建全省全面铺开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形成了履职有平台、活动有主题、联系有渠道、服务有保障的良好履职工作格局。

“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面对中央及省委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只有更加突出界别特点,切实发挥界别活动组优势,才能使双向发力既有专业的深度又有社会的广度,既有科学性又有代表性,才能不断提升人民政协整体工作水平和履行职能成效,更好交出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优异答卷。”福建省政协主席滕佳材说。

人民政协的基础在界别、优势在界别、活力在界别。一年来,省政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打造“为闽协商 为民服务”特色品牌为总揽,创新开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横向强化界委融合,纵向促进上下联动,精心构建包含界别协商、界别联谊、委员讲堂、委员读书等在内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界别活动平台,让广大委员“身”入界别、“心”连群众,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开创新局面。

■ 在学习宣讲中激发界别活力

思想上坚定,行动才有力。

一年来,省政协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界别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开展谈心谈话、走访联系活动,覆盖各界别委员600多人次;组织各界别委员参加学习讲堂377人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36场、945人次,提交发言305篇;组织参加“为闽协商 为民服务”读书活动12场、461人次,发表心得体会8132条、118.9万字。

其中,中共界别、特邀(一)界别党员委员带头宣讲,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在界别群众中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实现党建引领与界别工作贯穿融合、贯通发力。

新闻出版界别聚焦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新福建建设1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开设20多个专栏专题,推出《中国正在说》等一批有高度、有深度的主题报道,深入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同时,工会界别开展法律法规解读,为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驾护航;科协界别邀请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来闽宣讲,开展全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交流活动;社科界别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百场社科专题报告会、东南周末讲坛,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商联界别开展“新时代闽商精神大家谈”“牢记嘱托勇担当、民营经济谱新篇”等专题宣传,传承弘扬新时代闽商精神……全面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在常态有序的学习中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委员们直言,要始终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

■ 在协商议政中凸显界别特色

“没想到政协离我们这么近。”在仙游台湾农民创业园就业的张玲惠,聊起大半年前与省政协“促进闽台农业融合发展”调研组面对面协商“涉农人才引育”等问题的场景,仍感十分欣喜。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一年来,无论是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月度协商会,抑或是重点课题调研、专项民主监督,省政协的每一次协商议政中总会凸显界别特色、看到委员身影、听到群众声音。

据统计,一年间,以界别名义提交的材料占省政协各类协商议政会议发言材料总数的35%。其中,民建界别提出的《“一户一宅”的认定标准和登记内容不明确》社情民意信息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少数民族界别提出的《深化打造福安民族团结共同富裕“坂中样本”的建议》得到省领导批示。

联系群众“密”起来,民声民意“聚”起来,委员履职“实”起来。同一时刻,以民建、工商联、经济等界别为主的委员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集群”主题,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与省直部门面对面协商、点对点议政,省委书记周祖翼予以充分肯定。

此外,还有民盟、民建、台盟、台联、无党派人士、工商联、经济、农业、农工党、体育等界别主动融入省政协协商议政大格局,围绕“促进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在闽台青就业创业平台建设”“金融助力民族乡村振兴”等课题开展调研协商,特色鲜明、富有实效,以“界别之力”赋能“政协之为”。

“一个界别就是联系群众的一条通道,众多界别‘小通道’汇集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反映社情民意的‘大网络’。”省政协机关干部如是感慨。

■ 在履职为民中彰显界别作为

“没想到有一天省里的专家可以给我免费做CT、做B超。”

“省政协‘爱心妈妈’给我们送的书包我们一定会很爱惜。”

……

这是省政协各界别委员围绕履职“服务为民”开展的495场挂钩帮扶、捐资助学、义诊咨询、法律援助、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务活动的火热现场缩影。

如何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省政协给出的答案是:走,到界别群众中去!

当前,委员与界别群众主动联、经常联、有效联的工作格局已逐步形成。

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教育、科技、医药卫生和体育界别,创新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六个一”工作法,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畅通渠道,创造条件;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合文艺界别持续举办“圆乡村儿童钢琴梦”活动,累计捐赠钢琴280余台、建立36个乡村小学“圆梦钢琴教室”;农工党界别开展同心“光明行”“义诊行”“乡村行”“助学行”“戒毒行”“法律行”品牌活动90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5.7万人次;侨联界别开展“闽籍侨领故乡行”活动,搭建跨境电商合作平台,促进闽货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开展“点题协商十百千”活动,持续深化全周期专项民主监督;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协同市县政协创新开展“关注森林·绿美八闽”界别活动和“政协委员河长”工作;经济委员会创优“委员会﹢界别﹢委员”形式,开展现场研学交流;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与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联动协作,组织6个界别委员,开展跨专委会、跨界别活动。

一名委员牵头、联系一个界别、辐射一个区域、带动一个领域、服务一方群众……自省政协《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试行)》文件出台后,各界群众更是感到委员就在身边、随时可以联系。

■ 在凝聚共识中发挥界别优势

有共识才有团结,有共识就有力量。

一年来,省政协组织各专委会把服务界别履职作为凝聚共识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交出了一份份“聚共识、固团结”的高质量答卷——

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少数民族、宗教和无党派人士界别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委员视察,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注重发挥所联系的台盟、台联、致公、侨联、特邀(二)界别的优势作用和整体合力,对“双走进”工作进行整体推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创新打造“界别季谈会”,开展界别委员谈心谈话,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去基层聚共识”“在现场固团结”“到身边凝人心”……各界别委员同心同向同行,汇识汇智汇力,刷新了一个又一个“高频”履职新方式。

“新征程新任务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发挥政协界别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滕佳材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着力重点,聚力打造“为闽协商 为民服务”特色品牌,扎实开展省政协“建言‘十五五’规划委员话良策”“优化营商环境委员在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三项活动,为奋力谱写新福建建设的实践续篇、时代新篇贡献政协力量。(本报记者 王惠兵)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