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2025年03月28日 14:09  |  作者:贾元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 贾元昌)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人民艺术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邱华栋,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陈建功,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束沛德,中宣部文艺局局长陈名杰,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何晓雷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主持。

中国作协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表示,四十载春华秋实、薪火相传,中国现代文学馆40年的奋进历程,体现了党对文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是党领导文艺事业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四十载众木成林、星光汇聚,在广大作家及其亲属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为观察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窗口和文化宝库,日益成为中国文学突出而醒目的标志,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积淀厚重而坚实的基础。

张宏森说,新时代新征程,文学正肩负着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将98万件馆藏珍品转化为滋养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使文学馆成为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气象的重要窗口,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中彰显更大作为。

“人民艺术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谈到,参加此次座谈会,非常怀念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前辈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对于中国作家、中国文学、中国作协意义非凡,它是我们的一座宝库、一个标志、一座宫殿、一种展示、一台扬声器。40年来,中国现代文学馆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和贡献,希望今后文学馆的门开得越来越大,不断增加人气,吸引更多群众特别是青年人了解和热爱文学。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陈建功说,走过40年历程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不断发展完善,已成为中国文学尊严的展示,成为中国文学的骄傲。如今,文学馆不仅发挥着藏品库、资料库的作用,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正在切实朝着巴金先生以及广大作家的初衷和梦想在努力,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洪流中最为璀璨的地标。作为曾在文学馆工作过的老同志,自己为中国作协、为文学馆各位同仁的工作感到欣喜和感动。

会上举行了珍贵文献捐赠仪式。座谈会前举办了“此地江河浩荡——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回顾展”开展仪式。

据了解,1980年,巴金先生发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该倡议激荡起整个文学界的热烈回响,一批文坛大家纷纷响应,鼎力支持。1985年1月5日,在中国作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现代文学馆宣告成立。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