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参观“大师摇篮 双甲追忆——纪念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特展”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 郭海瑾)3月26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近两百名师生赴首都博物馆参观“大师摇篮 双甲追忆——纪念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特展”,通过沉浸式观展、研讨学习等方式,领略历代京剧人赓续“富连成精神”的感人之路。
成立于1904年的富连成社是中国京剧教育史上办学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科班,被誉为京剧的“大师摇篮”。富连成社在44年时间里先后培养出侯喜瑞、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于连泉(筱翠花)、谭富英、裘盛戎、叶盛章、叶盛兰、袁世海等多位开宗立派的京剧大师,
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公办艺术类高等职业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艺培戏曲学校,与富连成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京剧大师马连良曾担任学校校长,后多名富连成社京剧名家到该校执教。
在展厅内,师生们一边聆听策展人、第十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孙萍的详细讲解,一边驻足观看珍贵的文物和史料。大家被大师们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参观为契机,更加
孙萍现场为师生们详细讲解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珊珊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富连成社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辉煌成就,更让他们深刻体悟到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使命担当。院长吴蕾表示,学院将以富连成社的办学经验为借鉴,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为戏曲艺术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戏曲艺术持续繁荣发展。
据介绍,本次活动采用“德育+戏曲教育”模式,特邀京剧名家、策展人等为学生们进行现场讲解。“富连成社培养出的艺术家,构筑起京剧艺术的脊梁。今天在展厅看到的每一件展品,不仅凝结着‘戏比天大’的精神传承,还承载着先辈们对京剧艺术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它们跨越时空,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激励着一代代京剧人不忘初心,在传承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让京剧这一国粹艺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孙萍告诉记者。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