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与共和国同行
与共和国同行丨匠心筑家国
曾润右手握笔的三根手指是弯曲的,这是因为在过去几十年的伏案画图工作中,他的三根手指长期被“塑形”在一个平面出现了畸形。“作为一名制造业工人,这三根变形的手指就是我光荣的‘勋章’。”曾润笑着说。
虽已退休多年,但曾润依然对画图设计情有独钟。
曾润1949年1月出生于北京,是一名定居大陆的二代台胞。“我父亲在台湾是佃农出身,因为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那年获得了免费去日本留学的机会。”曾润说,父亲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因对日本殖民台湾和发动侵华战争的愤恨,决定来祖国大陆为国家做点事。
父亲的选择影响了曾润的一生。“小时候父亲总教导我,国家需要人才,尤其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建设。”1977年底结束“上山下乡”,从黑龙江回到北京的曾润,进入北京椿树电子仪表厂工作,当时该厂主要生产工厂用的电器柜和控制柜。
工作几年后,因为表现突出,曾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政治上不仅和党组织保持一致,工作上更是一丝不苟,而且每年都有一些创新和进步。”
“那时车间的任务很紧,因为工作忙,有一次女儿发烧我却顾不上,加上当时医疗知识欠缺、水平有限,导致孩子神经性耳聋。”这成为曾润心里最大的遗憾。
曾润一生中最难忘的就是带领技术团队圆满完成了人民大会堂北变电站模拟屏的设计施工工作。“当看着自己设计的模拟屏通电后整个大会堂亮起来,别提多激动了!对我而言,那是一种鼓舞,是一种力量,一辈子也忘不了!”曾润说。
曾润为人民大会堂北变电站模拟屏设计电路图。
1987年,在厂里推荐下,曾润获得了“北京自学成才标兵”,之后又获得首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曾润坦言,作为一名出生在大陆,与祖国同成长的台胞,能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很幸运。“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台湾回归祖国,看到两岸同胞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携手共进。”
监制: 高杨 李木元
统筹: 宋宝刚 康亮
记者: 修 菁 王慧文
编导: 王星星
摄像: 康亮 赖仁杰
后期: 王星星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