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评论
赏古今交融舞蹈盛宴
以超凡的舞蹈技艺震撼视觉,以深邃的情感表达打动人心,这些作品既是对舞蹈艺术的深情致敬,也是对历史与时代的精彩演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025年新年第一天,北京艺术中心的舞台上,舞者们化身追光者,身姿曼妙,以舞蹈为语,跨越时空的界限,讲述经典传奇,传递真挚情感,引领观众走进一场追光逐梦的旅程中。
这场演出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精心策划并推出的《华章——致敬经典六十周年》中歌经典舞剧GALA(以下简称《华章》),2024年首演后,在全国巡演30余场,好评如潮。演出将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孔子》《恰同学少年》《赵氏孤儿》《昭君出塞》《李白》《到那时》《秀水泱泱》等多部经典舞剧的精华舞段,集中呈现、集体展示。
近年来,舞剧创作蓬勃发展,充满活力,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爆款”“出圈”……舞剧演出市场持续火热。中国歌剧舞剧院作为国家级艺术院团,在“舞剧热潮”的背景下,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条创作主线,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思想内涵的舞剧作品。《华章》不仅仅是精彩舞蹈的展示,也是一场带领观众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既是回望过去,更是展望未来。
舞蹈艺术具有传情达意的艺术特色,能够引发观众深深的情感共鸣。《孔子》充满了东方哲思,《李白》尽展诗歌乐舞,《恰同学少年》饱含青春力量,《秀水泱泱》中红船启航,《追光者》里舞者逐梦……从古典的雅致到现代的节奏,从浪漫的爱情叙事到深沉的家国情怀,从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到对未来的梦想追逐,以超凡的舞蹈技艺震撼视觉,以深邃的情感表达打动人心,这些作品既是对舞蹈艺术的深情致敬,也是对历史与时代的精彩演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华章》采用了全新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对经典舞段进行诠释,重新创作了多个舞段巧妙融入穿插于经典之中,通过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以及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等风格的呈现,让经典在创新发展中熠熠生辉。同时,还巧妙地融入了展现舞者本体魅力的创新节目,体现舞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剧中向汉唐舞蹈《相和歌》致敬的作品《雀台吟》,编导者将现代舞蹈的编排技巧与汉唐舞蹈的传统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具时代感又不失古典美的舞蹈风格。青年舞蹈家们以舞蹈为笔,以舞台为纸,用汗水和才华书写着舞剧的精彩。
打造与培养能够融会贯通的舞蹈演员是提升院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华章》的上演对剧院舞剧表演人才培养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有着一支强大的舞剧明星队伍,在全国舞剧舞台上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但是单个剧目演出中,只能集中展现几个主要演员的风采。而《华章》对于多部舞剧作品重要舞段的集中展现,给予了更多青年演员展示的空间,使得人人都是主角,集体来挑大梁。《华章》被网友昵称为“中歌全家桶”“中歌大礼包”,不仅仅是对演员阵容的喜爱,更是对诚意满满的经典舞剧汇聚发出的由衷称赞。经典角色的演绎,也为青年演员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实践机会。青年演员在参与演出过程中,通过“老带新”的方式,能够深入学习和传承前辈们的精湛技艺和表演风格,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将经典舞剧精髓代代相传。
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台上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舞剧人的辉煌,从老一辈的艺术家赵青、陈爱莲,到如今的山翀、杨奕、唐诗逸、胡阳、郝若琦、李祎然等舞剧领军人物,《华章》的创作初衷也在于出作品、推人才。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守正创新,用更多舞剧精品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许宁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