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惠民生 促消费
天津市政协:积极培育养老产业潜能
“积极推动养老项目启动建设,培育集产品售卖、医养服务、聚集养老等康养项目新的发展极。”
“加强对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培育引导,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积极的健康生活。通过促进老年人消费观念多元化,将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探索‘科技﹢养老’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和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数字化管理、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护等方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和产品需求。”
……
银发经济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天津市政协调研了解到,到2023年底,天津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340万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已经开启。然而,当前养老服务体系仍存在硬件建设不够完善、养老服务还不健全、养老消费潜力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等短板。
“老龄消费市场尚缺乏完善的服务标准和市场规范,不平衡不充分的养老服务供给与高品质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养老服务经营主体分散,缺乏具备强有力品牌影响力的本土企业,在服务专业化、人才储备以及创新模式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王红梅委员认为,要加快顶层设计,完善市级和区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发展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健康养老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与突破,通过资本与运营双轮驱动,在发展以服务为核心的传统养老业务基础上,培育壮大科技水平更高、生产要素配置更加优化的新兴健康养老业务。
“消费不是紧盯业绩而是业绩背后的接触点,提升为银发者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叶桦委员提出,梳理银发长者的接触点,在接触点上提升服务和标准,通过优化银发经济涉及的各行各业,明示银发服务放心场所,积极推广老年生活用品、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等银发经济产品,创新满足银发长者个性需求,提升银发长者的消费体验。
“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连锁化、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培育壮大本地养老服务企业成为银发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在王红梅委员看来,丰富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创新打造银发商城,加快推进城市智慧养老等,都是激活银发经济大力提振消费的好途径。
如何吸引消费观念新、出游意愿旺的少老银发群体来天津旅居养老?凌喆委员提出创建银发经济旅居驿站,挖掘具有天津文化特色的适老旅游服务项目,壮大旅游产业链,高质量推动发展符合银发族需求的新业态。
采纳政协建议,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同时积极培育养老产业潜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本报记者 张原 李宁馨)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