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涉疆涉藏

“我的背能像雪山一样挺直了!”

——浙大二院专家助藏族女孩挺直脊梁获新生

2025年04月10日 09:56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主持人。感谢医生护士们,他们给我的不只是健康,更带给我克服困难的勇气。我的背能像雪山一样挺直了!在西湖畔,在雪山下,我的梦想刚刚开始!”几天前,经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专家们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来自西藏那曲班戈县的18岁藏族女孩央珠顺利出院了。

在羌塘草原,很多人对央珠并不陌生——这个来自牧区的姑娘,连续三年在“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中,用“带着酥油茶香气的普通话”讲述着家乡巨变,并在“谈变化、说发展、促团结”主题演讲中屡获殊荣,特别是在去年的第三届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更多人没有想到,这个用声音传递民族团结力量的藏北女孩,却是一个脊柱侧弯患者。因为先天性疾病,央珠掩在藏袍之下的脊柱已弯成130度的弧,默默承受着脊柱严重变形带来的剧痛。“身体的残疾不是我能选择的,但把党的恩情唱给羌塘草原听,是我最骄傲的选择!党和政府没有放弃我,我更不能放弃自己!”演讲台的聚光灯下,央珠小小的身体里始终迸发出大大的能量。

央珠的坚强和乐观打动了很多人,也引发了那曲市委、市政府的关注。了解到央珠的病情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拨通了浙大二院医疗援藏“绿色通道”专线——自2012年“浙大二院—那曲名医可视远程会诊中心”开通以来,从成功救治48岁脑出血患者的“云端生命首战”,到建立“5G VR云端模拟共享示教室”培养藏族医护骨干,浙大二院用13年时间在那曲编织起一张“数字医疗守护网”。

2024年10月,央珠第一次来到浙大二院,她的X光片让见惯疑难重症的浙大二院专家们屏住了呼吸——胸廓扭曲成诡异的S形,脊柱侧弯130度的锐角如一把利刃刺向她小小的心肺,且伴随重度剃刀背和脊柱僵硬。由于长期的侧弯,央珠蜷缩着背脊,她的身高停滞在130厘米,体重仅27公斤,营养评估指标处于重度不良状态。更严峻的是,心肺功能联合评估提示,央珠存在重度肺功能障碍以及肺动脉高压,肺功能仅剩正常人的1/3。

此后,为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浙大二院医务部先后组织6次多学科联合会诊。由骨科(脊柱外科)李方财主任医师领衔,集结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营养科、麻醉手术部、综合ICU、康复科等学科资深专家,组建起一支涵盖7个亚专业、拥有丰富复杂病例处置经验的MDT团队,结合央珠特殊的生理状况与高原体质特征,制定“术前强基计划—术中多维保障—术后功能重塑”三阶段治疗方案,实现从心肺功能训练到营养支持、从手术方案推演到康复路径设计的全周期管理。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过年,新年第一天,护士姐姐给我送来热奶茶。”从世界屋脊的藏北到西子湖畔的杭州,央珠对自己在浙大二院的求医经历满怀感恩,每天的心理疏导更让她在陌生的环境中倍感温暖。央珠说,在浙大二院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她满满的关心、呵护与鼓励。

在经过多方面的精心准备后,3月12日,浙大二院骨科团队为央珠实施了长达7小时的脊柱矫形手术。4月2日,央珠顺利出院。让央珠和医护人员都格外惊喜的是,经过脊柱矫形,央珠“长高了”13厘米。

“从浙江到西藏,从多学科协作的精准救治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关怀实践,这场跨越4000公里的救助,不仅重塑了一位藏族女孩的脊柱,更点亮了她未来的人生。未来,浙大二院将继续以‘浙江所能’深度对接‘西藏所需’,进一步回应极高海拔地区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为高原百姓健康福祉作出更多更大贡献,让更多像央珠这样的高原儿女共享健康中国的时代荣光。”全国政协委员、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院士坦陈。

央珠则表示,正如她最爱的演讲词“向着太阳生长的格桑花”所言,她正带着浙大二院赋予的13厘米“生命海拔”,走向更辽阔的人生舞台。

(本报记者 刘喜梅 奚冬琪)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