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重庆市政协开展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协商 积极助推经济稳健前行
4月10日,重庆市政协举行本年度首场“经济形势座谈会”,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组织经济、工商联界委员与市级有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
今年以来,重庆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加快建设“六区一高地”,突出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着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多措并举扩内需、稳预期、防风险,加强经济运行与重大项目投资调度,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
如何精准施策稳定工业增长?如何有效激发投资活力?如何大力促进消费升级?如何持续拓展新的外贸渠道?……在听取市统计局、市工商联分别通报2025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和全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后,紧扣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个新问题,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针对提升投资效益,屈磊旻委员建议,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加快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投资,推动产业集群做优做强,形成规模效应,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错位布局未来产业,聚焦关键技术和细分赛道,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开展未来产业投资,构筑竞争新优势。
“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持续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王珏委员建议,认真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优化扩大消费供给,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为抓手,打造提升特色消费新场景,推动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创新,持续开辟消费市场扩容提质新空间。加快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努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着力夯实消费意愿。
围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褚文博委员建议,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攻克共性关键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空天信息、量子计算、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大力培育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型和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
委员们认为,后三季度要加快政策落地见效对冲外部不利影响,围绕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以改革创新的思维、路径和办法,把加大政策力度与激发市场力量结合起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回应委员意见建议,从抓工业稳量、抓投资放量、抓消费扩容、抓服务业提质、抓外贸回稳、抓运行调度等方面介绍了下一步工作打算。(记者 凌云)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