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陈毅发“政治脾气”
1949年5月10日,我在江苏丹阳听陈毅作接管上海的动员报告时,目睹他发了一次很大的“政治脾气”。
事情是这样引起的:一方面是渡江进入城市以来,有少数干部、战士违反入城纪律,陈总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要求大家严格遵守纪律,给上海人民一个好的“见面礼”。另一方面是参加接管上海的干部,学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要给民主人士工作做,使他们有职有权,还要在生活上给以必要的照顾”这段话时,极个别的干部背后发牢骚:什么“早革命不如迟革命,迟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
这些牢骚都是有“针对性”的,例如说傅作义过去是“战犯”,北平和平解放后还要给他高官厚禄;韦悫不过是个大学教授,还要给他当上海市副市长;沙千里不过是个知识分子,还要给他当军管会的副秘书长。他们认为:“过去打仗要工农干部,现在进城‘土包子’吃不开了。”
这些牢骚怪话,不知怎样传到陈毅耳朵里的,他在作报告时高声说:“有人说,老子革命几十年,入城还没有资格?他看到对民主人士的优待,就悔恨自己为什么不做民主人士……”他批评这些同志从个人主义立场出发,忘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告诉大家:“上海各阶层民主人士正欢迎我们去上海,我们也要欢迎他们帮助我们搞好接管上海的工作,有了他们的配合帮助,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上海接管工作才能搞得好!”
在这段时间里,陈毅同志还亲自动员说服过去做文艺工作、财经工作的党员负责干部来从事统战工作。他说:“统一战线是三大法宝之一,上海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基地,也是资产阶级的基地,很有必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在他的动员教育下,一批干部改行做统战工作,更多的干部懂得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在工作实践中学会执行党的统战政策。
丹阳会议以后,广大干部思想有较大的提高,但还有一些人背后说怪话:“工农干部打天下,知识分子坐天下。”说明极少数人骄傲自满、功臣自居的错误思想,并未完全解决。进入上海以后,陈毅同志在党的会议上一再告诫干部:“我们不能当救世主,以胜利者自居。建设新中国,团结的人越多越好。”“有的人就是觉得自己有功劳,比党外民主人士住得糟,吃得糟……”说到这里,他大喝一声:“同志,你怎么忘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
陈毅同志不仅苦口婆心进行“言教”,而且以身作则。他和副市长韦悫、盛丕华等一批在市政府工作的民主人士亲密无间,合作得很好,而且团结了一批技术人员、知识分子在市政府各部门进行工作。1949年9月,他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把原来给他住的老北京饭店好房间,让给傅作义住,还代表上海市送给傅作义两辆漂亮的小汽车,这在党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一时传为美谈。
[本文选摘自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99辑:《为了美好的明天》)]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