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委员专家建言:以精准医疗开创胃癌治疗新未来

2025年04月15日 16:48  |  作者:杨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杨岚)“中国胃癌呈现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进展期比例高,早期诊断率低、生存质量低、治疗选择低的‘三高三低’特征。”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胃癌创新大会(2025 CGIC)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首席专家季加孚教授介绍。

胃癌被称为“中国式癌症”,中国新发病例占全球近40%。因早期症状隐匿,约60%胃癌患者确诊时已至晚期,晚期治疗手段有限、预后不佳,中国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9.1%。在胃癌防治工作中,推进突破性治疗方案的研发是当前的临床迫切需求。本次大会上,国内胃癌领域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聚焦中国晚期胃癌治疗范式演变、Claudin18.2(CLDN 18.2)靶点临床研究突破及精准医学动态风向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四届理事长徐瑞华教授则提出,中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球近半,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以CLDN 18.2为作用靶点的治疗方案让消化道肿瘤治疗向个性化、精准化迈进。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肿瘤医学中心主任梁军教授谈道,近年来,从传统化疗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ADC及细胞治疗等新兴疗法的突破,显著提升了胃癌患者的生存状况,推动了诊疗模式的革新,为胃癌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胃癌CLDN 18.2规范诊断和患者用药经验的积累也对临床和病理医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院内科室密切配合,共同推动胃癌诊疗学科建设,为更多潜在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认为,此前,胃癌治疗领域中HER2靶点虽有突破,但患者阳性率约12%,在临床应用和患者等多方面依旧存在较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CLDN 18.2靶点的研究突破意义重大,其在胃癌中阳性率约为38%,意味着又为超过1/3的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选择。同时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深入,如FGFR2、MET等靶点的探索为胃癌治疗带来新方向,进一步拓宽了胃癌靶向治疗的适用范围。以CLDN 18.2靶点为突破点的创新治疗方案,有望与HER2、FGFR2、MET更多靶点共同构建起多元化的胃癌靶向治疗体系,为中国数量巨大的患者提供了精准个体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当前全球在胃癌精准治疗领域取得的革新性突破,体现了深化国际合作、加速创新药物落地的重要性,成为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的典范。未来,多学科协作将推动胃癌肿瘤治疗向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向发展,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季加孚教授说。

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院长李进教授则表示,近期,多个国际指南更新了胃癌在精准靶向治疗领域的进展和突破,国内CSCO指南的更新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这意味着国内晚期胃癌的治疗格局正在与国际接轨,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胃癌的整体治疗水平,逐步将胃癌个体化治疗的愿景变为现实。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