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海南省政协委员建言助力——
让“文物﹢旅游”焕发新光彩海南文物资源独特而丰富,革命文物、华侨文物、民族文物和古建筑、古村落独具特色,已经成为海南代表性元素和文化符号,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
如何让冰冷的文物以生动的姿态走进日常生活,让人们感受文物带来的时光故事、古人智慧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三届海南省政协全会上,海南省各民主党派和省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为文物“活起来、动起来”持续精准建言。
在省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刘艳玲提交了《关于加强海南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在指出海南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各种困难的同时,提出实施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创新保护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保护方法、做到精心修复等多方面的建议。
“空置和过度利用是海南文物古迹合理利用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历史建筑的空置会使其缺少必要的维护和管理,导致其损坏;而过度使用则必然加速保护对象的损坏过程。现阶段海南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程度不够深,各地区定位雷同,特色地域文化仍需发掘,国内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大。”长期关注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省政协委员卞高强认为,在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当地文物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合理利用,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单位和各类博物馆在旅游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打造文物旅游品牌,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游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在省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期间,卞高强提交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建议》。
为打造一条具有影响力的“文物﹢旅游”线路,增强海南旅游竞争力。在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民盟海南省委会提交《关于挖掘开发海南“文物﹢旅游”线路 活化历史文化城市印记的建议》,提出要精心策划“博物馆﹢旅游”主题活动,大力开发文物旅游特色产品,着力实施海南文物主题游径工程,加强文物单位与旅游行业联系,实现互促发展。
提案均得到省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答复。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答复表示,将通过实施文物科学保护工程、文物平安工程、特色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夯实文物保护基础,逐步改善文物保护状况,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进一步加强文物与旅游融合度。(本报记者 陈启杰)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