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甘肃省政协提案持续关注——
赓续历史文脉 推动文化繁荣“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价值促进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长城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设先秦文化遗址公园”……去年以来,甘肃省政协用一件件提案助力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与合理利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烽火南梁、红色圣地会宁、红西路军鏖战河西……甘肃革命文物数量众多、内涵丰富、分布广泛且特色鲜明。如何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这一生动鲜活的党史教材,赓续红色文化的“根”与“魂”,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意义非凡。
民进甘肃省委会在提案中建议,建设甘肃红色基因数据库,建立健全革命文物保护体系,深化创新革命文物活化利用,积极重塑场景新体验,发挥红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新时代焕发绚丽光彩。
如今,提案中的建议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全省革命类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推出基本展览130多个,年均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建成“长征丰碑、红色沃土、浴血河西”三大红色旅游区,三条线路入选全国100条红色精品线路,以哈达铺、会宁、南梁为重点的甘肃特色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初步建成。
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旅厅两家提案承办单位表示,将深入发掘红色资源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继续实施一批好项目,争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全省红色旅游发展提质增效。
文化遗址公园,可以为悠久绵长的中华文明提供持续发展且从未中断的有力物证,通过深入研究阐释古代重要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充分描绘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脉络图谱、维系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纽带、不断激活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省政协文化文史委聚焦甘肃丰富的长城资源、早期秦文化遗址,先后提出《加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力度》和《建设先秦文化遗址公园》两件提案,为进一步丰富甘肃文旅资源,弘扬长城文化、秦早期文化精神,不断提升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对外形象贡献智慧和力量。
“重点打造临洮战国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推动在敦煌玉门关汉长城遗址建设长城文化博物馆,加大汉长城遗址考古发掘特别是阳关、玉门关遗址的考古发掘。”
“建设‘先秦文化遗址公园’,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秦文化研究发掘、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促进秦文化与旅游融合、加强数字秦文化智慧展现等五大重点任务,推进甘肃先秦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今这两件提案正在逐步落地,提案承办单位表示,当前甘肃正全力推进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重点建设以阳关、玉门关为核心的“河西汉塞”、以嘉峪关为核心的“明代雄关”、以定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为核心的“陇右屏障”3个核心展示园。
在秦文化保护方面,将持续推进甘肃秦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和成果阐释、研究、传播工作,为秦文化研究和遗址展示利用夯实基础,为推动秦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提供基础支撑。(通讯员 王钊)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