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资讯
聚焦超级小麦研发领域重大突破:第六届粮食安全发展大会暨超级小麦观摩会在昆明举行
4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第六届粮食安全发展大会暨超级小麦观摩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大会以“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科技赋能种业创新”为主题,汇聚了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以及部分粮食主产区的领导、科研机构、粮油企业、种粮大户等行业代表参加,交流超级小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的经验做法,推进新技术突破、新装备应用、新模式推广,助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大会采取线下举办、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期举行。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在讲话中强调,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所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明确提出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等重要任务,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次大会聚焦我国粮食安全与超级小麦的发展,正是对规划精神的积极践行,为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贾希为在致辞中强调,当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多重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须臾不可放松。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近年来,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农业稳增长政策,积极实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不断加强种业创新,培育出众多优良粮食品种,创造了“现象级”的小麦育种战绩,为我国深入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和种业振业行动增添“新样板”。以程魁团队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在超级小麦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超级小麦亩产达到800-1000公斤,较传统品种提升一倍多,这一产量的飞跃,为提高我国小麦总产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其蛋白质含量提高20%,不仅提升了小麦的营养价值,也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粮食的需求。
小麦育种专家超级小麦研发人程魁在发言中介绍,超级小麦除了产量高,还具有诸多显著优势。它属于半冬性中筋小麦,生产周期225-230天左右,亩用种量12公斤左右,并且具备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强的特点。目前,超级小麦已送农业农村部新品种办公室进行保护,申报了26件专利知识产权,涵盖富硒小麦种子培养技术、EF68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他还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将继续聚焦种业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制更多优异种质资源,共同推动超级小麦的发展。同时,他呼吁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种业发展,加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让“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装满优质中国粮” 的目标早日实现。
与会人员认为,超级小麦品种发展推广空间非常大,国内急需要高产的优质小麦品种,要组建超级小麦技术专家团队,服务全国小麦主产区,使小麦育种种植标准化,为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会前,与会领导到中国富民超级小麦育种试验中心实地查看超级小麦生长情况。据了解,超级小麦依托云南国麦种业,致力打造中国超级小麦研发中心。经过多年来科研攻关,云南国麦的布局,将推动超级小麦发展进入新阶段。程魁团队已建立多个育种试验中心,为我国深入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和种业振业行动增添“新样板”。
本次大会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超级小麦发展工作委员会承办,云南国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及云安国际会议中心支持举办。(毛立军)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