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动态
同比增长6.5%,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本报讯 记者18日从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切实发挥了稳定宏观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总体来看,呈现主要指标稳中有进、重点行业稳中提质、大省大市稳中向好三个特点。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当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同比分别提高了1.9个和0.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品出口保持韧性,出口额同比增长6.9%。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截至2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上年底增加0.7万户。
在重点行业方面,装备制造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了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在“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下,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增加值实现了10%以上增长。原材料制造业效益明显改善,前两月利润同比增长15.3%。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平稳增长,在节日效应和市场刚需带动下,农副食品、纺织等行业生产加快,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等行业增速超过了10%。
特别是大省大市稳中向好,重点地区拉动作用突出。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正增长,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多个工业大省的增速超过了8%;湖北、河南等工业大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数值增长的同时,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谢少锋指出,我国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其中人形机器人、无人机、X荧光光谱仪、AI智能体、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取得突破。技术交易市场发展活跃,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16.8万项,成交额超过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自主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重点工业领域规模化部署加快。智能工厂已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
不过,谢少锋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全球贸易体系和规则被严重损害,给全球经贸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极大不确定性,也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克服眼前的困难。”谢少锋强调,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业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并将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确定性。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推动扩大需求、培育动能、稳定预期、防范风险,激发活力,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保持工业经济向稳向好发展势头。(记者 王硕)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