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济南市政协关注人口高质量发展 让“生育友好”更加可感可及
“健康、稳定的生育率,是社会稳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事关家庭幸福,更事关‘国之大计’。”
近期,济南市政协以“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题开展协商议政。
“破译‘不敢生’密码,要配好生育、养育、教育三把钥匙。”“破解低生育率更要构建情感支持与制度创新的双螺旋支撑。”……调研组围绕优化生育服务支持、建设育幼服务体系、强化教育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商量。
济南博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毕彦昱委员建议完善生育假、育儿假、男性陪产假的落实监督机制,同时通过个税减免、生育补贴、学前教育和托育成本减免、提高社保待遇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生育家庭特别是多孩家庭的支持力度。
会上,针对养育、教育过程中的痛点,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素雯等多位委员建议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推进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构建全周期教育支持体系。市政协委员刘刚、孟娟呼吁加大用人单位办托补贴力度,盘活社区资源,构建“托育教育一刻钟服务圈”。市政协委员戚慧敏等人建议引入社会机构与社区资源,拓展课后延时服务形式,提高延时服务质量,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建议开展生育友好企业认证,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设置更多的‘准妈妈岗’‘妈妈岗’,结合实际采取居家办公、弹性工作时间等模式,为育龄女性生育营造友好条件或确保女性生育后能够顺利回归职场。”市政协委员张葵、市妇联副主席包昆等人建议关注职场女性因为生育引发的职业发展焦虑,让“生育友好”更加可感可及。
会议现场,教育、卫生健康、民政、妇联等部门代表结合部门职能和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方向,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一一回应。市政协表示,将在梳理汇总好现场商量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商量”,找准问题、深挖根源,提出更多有见地、可操作的意见建议。(本报记者 张文敬 雷蕾)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