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当新疆的旷远豪迈遇上香港的先锋活力
——新疆政协推动新港机制从“破冰”到“深耕”
春风拂过天山雪岭,掠过维港碧波,一条跨度4000多公里的合作纽带,编织出新时代新疆和香港互利共赢的繁盛图景。4月8日,新疆政协与香港促进现代化专业人士协会交流合作机制第二次领导小组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该机制新疆方面的20余家成员单位聚势谋远,系统盘点过去一年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以“满弓紧弦”之姿蓄力再启程。
机制共筑 同心协力促共赢
新疆是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香港是连接祖国内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窗口。2024年,经自治区党委批准,新疆政协与香港促进现代化专业人士协会正式建立交流合作机制(以下简称“新港机制”)并成立工作组,由自治区政协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任组长。
双方约定,将在特色农产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商贸物流产业、中药材产业、葡萄酒产业等领域开展合作,借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资源优势和香港促进现代化专业人士协会的平台优势、专业人才优势,助力新疆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港机制建立后,工作组专门研究制定了2024年工作计划,拉出展销推介、对外贸易、文旅产业发展、宣传宣介等10项工作“任务清单”。当年5月和11月,分别在新疆和香港召开2次联席会议,以及2次联络员会议,确保有问题及时响应,强化衔接配合,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一场场会议、一次次考察……从“破冰探索”到“系统深耕”,这一机制如一道飞架东西、跨越南北的虹桥,让新疆的旷远豪迈与香港的先锋活力碰撞出了火花。
物畅其流 天山珍馐香江宴
3月31日,香港市民王颖在家门口的一家生鲜超市买到了来自新疆的核桃。这是今年首批从产地直达香港市场的新疆好物。核桃、杏干、鹰嘴豆等16个品类的新疆特色干果一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选购。
过去一年,温宿大米、库尔勒香梨等新疆特色农产品凭借优良品质成功登陆香港市场,这一突破性进展,源自香港优质“正”印认证提供的“体检证”和“信用证”。
“‘正’印认证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在新港机制的深度对接下,去年成立的新疆标检产品检测认证有限公司。”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进表示,公司成立后,为本地产品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认证服务,截至目前,新疆已有11家企业的13种产品成功通过“正”印认证,为新疆林果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提供敲门砖和通行证。
2024年11月,在新港机制的促成下,来自新疆的天塞酒庄、乡都酒庄、芳香庄园等12家葡萄酒庄,组团参加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香港国际美酒展,新疆参展酒企累计接待客商2600余人次,与香港、澳门酒类代理经销企业共达成采购意向97个,意向金额超3000万元,成果远超往届。
“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市场对于新疆葡萄酒的认可,去年12月,新疆24家重点葡萄酒生产企业发起并投资入股成立了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后新疆葡萄酒要‘抱团’闯市场!”该公司总经理邹积赟从事葡萄酒产业多年,现在他更有信心让新疆葡萄酒飘香世界。
“我们要用好新港机制,继续推进新疆好货进湾区。”新疆农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涛也信心十足。他说:“接下来在做好线下供应的同时,计划依托合作方在香港的社区保供网点铺设线上团购渠道,让更多香港市民尝到新疆好味。”
商道焕新 思维无界通八方
看似平常的“舌尖之旅”背后,折射出了两地在商贸物流路径探索中付出的努力。
2024年9月,一架满载国内跨境电商及外贸货物的全货机航班从中国香港国际机场起飞,前往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国际机场,新疆商贸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天山号”香港—第比利斯国际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
新疆商贸物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卡依沙尔介绍,这条航线主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电商及外贸客户,以此促进中国与中亚、高加索区域的商贸合作与交流,拓展延伸海外市场。
物流的“硬联通”背后,是人才与理念的“软融合”。去年,新港交流合作机制工作组邀请大湾区国际物流供应链行业联合会、香港旅游业监管局等专家教授来疆,围绕自贸区和口岸经济发展、新疆·香港资本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旅游业创新发展等内容,开展了7场“靶向式”授课培训。
自治区政协还专门围绕“用好新疆与香港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新疆商贸物流发展”召开专家协商座谈会,就商贸物流及海外市场政策及渠道、国际标准认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与香港、上海、杭州及疆内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开展讨论交流,分享先进经验、共商问题对策。
物流为脉、人才为桥,产业才有新生。正如上海文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俊峰在专家协商座谈会上所说,香港与新疆的合作,将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创经贸合作新局面。
文旅交融 心意相通鸣合奏
“国际大巴扎的建筑很有特色,手抓羊肉很好吃,这让我们更加期待接下来在新疆的行程。”2024年11月27日,香港仁爱堂陈黄淑芳纪念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张曼辰和同学们来到新疆开启了一场民族文化探索之旅,从祖国的东南端飞到西北角,落地后的新疆“初体验”让她十分兴奋。
过去一年,香港和新疆之间的文旅互动更加频繁。
“我们去年接待了82个港澳团队,共计2800余人,那拉提草原、喀纳斯、火焰山、喀什古城……都是很受港澳地区旅行者欢迎的景点。”新疆文旅智慧出行服务有限公司相关工作负责同志李琳对此感受明显。
香港齐心基金会出品的中英文视频系列《港青在边城》,通过两位香港青年的视角和沉浸式体验,让外界看到了新疆美丽景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大家认识了真实的新疆。
盛夏时节,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里,响起了刀郎麦西热甫的乐声——这是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携手香港新疆联谊会舞蹈团一起,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节目;新疆文旅组团参加香港国际旅游展,捧回了“最受观众欢迎展台奖”,“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在维港之滨擦得更亮。
千里云月路,心合意相通。站在机制建立一年的节点回望,两地已从经济互补型合作上升为发展理念的深度共鸣。新疆与香港的故事,以产业为纽带,以文化为底色,还在继续书写,大家共同期待跨越山海,共享繁荣。(刘惠娟)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