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治疗迎来新突破

2025年04月21日 08:5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4月17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孙永安教授及其团队为一名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开出多奈单抗注射液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首张处方。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我国AD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干预时代,为早期患者延缓认知衰退、保留生活独立性提供了创新性方案。

在孙永安教授的指导下,该患者在医院完成神经心理室、神经免疫室、影像科及核医学科的相关检查后,经过团队细致严谨的评估,确诊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住院期间完成多奈单抗的首次用药,过程顺利。

超七成患者确诊即中晚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致命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记忆力和认知功能逐渐衰退,全球约50%-70%的痴呆病例与其相关,是全球第7大死因。

“我国大多数患者通常在出现记忆和思维问题很久后才被发现,早期AD就诊率28.6%,轻度认知障碍(MCI)就诊率仅为2.8%,大多数的患者一经确诊即为中晚期,丧失最佳治疗窗口。中晚期患者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照护,照护成本激增。”孙永安教授表示,资料显示,长期照护费用大多由家庭独自承担,且照护者平均每周需要花费大约6个工作日来照顾患者,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患者的家庭子女也普遍面临精神压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阿尔茨海默病所需的社会经济成本更是不断上升。2015年我国AD相关社会经济支出达1.1万亿元(占GDP1.47%)。据推算,到2030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社会经济成本将达到3.2万亿元。一项研究显示,中度、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医疗成本是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1.3、2.1倍。“早诊早治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减轻社会负担的关键。”孙永安教授强调。

创新药精准狙击致病蛋白

淀粉样蛋白病理学改变是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过度积聚可能导致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记忆和思考问题。“多奈单抗能直接干预疾病的核心病理进程,通过清除β淀粉样蛋白斑块来延缓疾病进展。”孙永安教授介绍说。

相较于目前已有的用药的方案,多奈单抗每月一次的静脉输注显著提升治疗便捷性。团队成员陈思霨主治医师介绍,“每月一次的输注方式大幅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频率,对需长期照护的家庭而言,这意味着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双赢’。”

针对AD超十年的“隐形进展期”,孙永安教授画出关键预警红线:若老人出现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困难、逻辑思维下降或频繁时空混淆等症状,需立即前往记忆门诊、神经内科等专业医疗机构筛查。“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只有早筛、早诊、早治,才能为患者家庭摆脱照护重负,为社会守住万亿经济成本。”(吴静钰)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