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政协历史
辽宁省政协参与审判日本战犯的特殊印记
辽宁省政协委员到场旁听审判日本战犯
日本战犯铃木启久等走进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受审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犯罪分子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分别在沈阳和太原对45名在押的罪大恶极的日本战争罪犯进行公审。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日本战犯的“沈阳审判”中,政协力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参与战犯审判源起
1956年4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犯罪分子的决定》,交付地方讨论并征求意见。当时,考虑到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只在沈阳和太原设立法庭公开审判在押日本战犯,且面临“沈阳审判”的日本战犯又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中共辽宁省委对审判工作高度重视。在中共辽宁省委的部署下,为确保审判公平公正,让各界代表人士更充分了解这次审判战犯工作,刚刚成立一年多的辽宁省政协迅速介入相关工作中。
1956年5月6日,辽宁省政协专门召开一届八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就审判日本战犯问题进行了学习和讨论。审判日本战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之举,接到相关部署后,会议印发了罗瑞卿关于处理战犯问题的讲话和在押战犯名册。
与会省政协常委和列席人士进行了认真讨论。他们以亲闻亲见的事实,愤怒谴责了日本战犯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开始,有些与会人士想不通,认为中央的从轻处理方针过于宽大。经过会议讨论,大家认识到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日本战犯经过改造有认罪表现,中央采取宽大处理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显示出中国人民的力量和世界和平力量的强大,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发展,在国内外将产生良好影响。会议一致拥护中央决定和处理方针。
这是辽宁省政协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常委会会议,参会的第一届辽宁省政协常委中,有曾被日本扣押失去人身自由的原东北军中将于珍,有曾经投身抗日救亡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车向忱、卢广绩,有抗日军医韩蓬台,有学生时代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柳文,有曾在八路军回民支队从事抗日根据地斗争的回族干部马世芬。可以说,很多人都有过亲身参加抗日斗争的经历,很多人对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有切身感。但他们都能服从大局,拥护中央关于处理日本战犯的相关决定,并纷纷表态将力所能及地关注和参与审判日本战犯的相关工作。
政协委员见证战犯受审
当时,东北地区在押的日本侵华战犯均集中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为何审判地点不在抚顺而设在沈阳呢?原来,在最初的方案中是准备在抚顺就地审判,但后来考虑到沈阳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将特别军事法庭设在这座在历史岁月中饱经战火创伤的城市,使审判日本侵华战犯更具庄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上沈阳和抚顺距离较近,也便于战犯转运。
对日本战犯“沈阳审判”前后历时一个多月,支持起诉的证据多达4079件。据相关档案资料记载,从1956年6月9日至19日,辽宁省政协先后组织委员186人,分批旁听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开庭审理日本侵华战犯。
这次接受公开审判的是原日本陆军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藤田茂、佐佐真之助,少将旅团长上坂胜、长岛勤,大佐联队长船木健次郎,少佐支队长神原秀夫以及中尉情报主任鹈野晋太郎共8名战犯。经过审判,判处铃木启久有期徒刑二十年,其他7名战犯分别被判处十三年至十八年有期徒刑。
辽宁省政协委员们亲身见证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过程,他们看到在法庭上,证人在指证这些罪证的时候流下了悲愤的眼泪,一些日本战犯在听到自己所犯罪行时也流下悔恨的泪水。庭审现场出现了一个极为罕见的现象,所有受审战犯无一人否认罪行,无一人要求赦免,有的战犯还请求法庭对自己严惩,甚至有人跪在地上,痛哭谢罪。
在6月9日开庭后,第一个接受审判的日本战犯是原日军第五十九师团中将师团长藤田茂,经过关押和改造,他对自己的罪行有深刻认识。藤田茂自1938年起率军侵略山西、河北、山东等省,曾向所属下令将俘虏在战场上杀掉以计入战果,在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5、6月间,他还指挥所部在山东省蒙阴、益都、沂水等县将很多中国平民和被俘人员当“刺杀活靶子”,曾经一次杀害100余人。法庭宣布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八年后,藤田茂痛哭流涕地说:“按我的罪行,杀一万个藤田茂也是应该的。凶恶的日本军国主义把我变成了吃人的野兽,使我的前半生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国政府教育我认识了真理,给了我新的生命。”
在场的省政协委员见证了藤田茂流泪忏悔这一幕。
辽宁省政协史册上的特殊记忆
旁听这一阶段公审结束后,辽宁省政协于6月28日举行座谈会,与会的省政协委员完全拥护中央的宽大政策和特别军事法庭对战犯的判决结果。
新华社摄影记者于兆作为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现场唯一的摄影记者,参与了这次审判日本战犯的摄影记录和新闻报道工作,在她拍摄的审判现场照片中,政协委员们坐在旁听席上,神情严肃地注视着日本战犯,倾听着关于战犯所犯罪行的陈述。
2014年5月18日,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的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陈列馆主体建筑曾经是北陵电影院,是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现存的唯一旧址。之所以当年选择在这里进行审判,一方面是由于场地的大小、结构都很适合;另一方面还是出于安全保密的考虑。当时审判日本战犯都是从电影院的后门出入,而距电影院后门不远就有一个螺旋形的防空洞,从抚顺押解来的战犯进入法庭前都临时押解在那里。现如今,在陈列馆的展览中,常年展示日本战犯“沈阳审判”的现场照片,其中不乏旁听席中的政协委员影像。当时,第一届辽宁省政协委员实有221人,陆续参加旁听这次审判的委员有186人,很多在省内各市县工作的委员也赶到沈阳参加审判旁听,可见省政协对审判日本战犯工作的重视程度。
时光荏苒,日本战犯“沈阳审判”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当年政协委员见证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的这段史实已经鲜为人知。在《辽宁省志·政协志》和相关档案资料中仍能找寻到与日本战犯“沈阳审判”有关的政协印记,这是辽宁省政协史册上特殊的记忆。
(本文摘自《辽宁文史》总第12期,作者系民进会员,辽宁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