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世界读书日·委员话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洪伟:“读”懂春天 “育”见未来
“读书行动”既是青少年拔节生长的精神滋养工程,更是为未来社会厚植文明根基的全民事业。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以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为契机,在“读书行动”重点任务中推进书香育人、阅读铸魂,多向探索群书共读体系。
学校将党团组织的政治引领力转化为阅读教育的行动牵引力——基于党委统筹方向、学科支部深耕课程、团委与少先队贴近学生的工作特性,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阅读课程建设矩阵。有力突破了单一学科阅读的局限,促使教师群体在协同开发并承担阅读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阅读即育人”的教育内涵,并将阅读学习、知识传递的过程升华为价值引领的自觉行动。
在语文学科“大阅读”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推动了阅读向其他学科的深度延伸,打造了“五育融读”新样态。开展“读书社”等全学科阅读活动,以“沉浸式价值表达﹢场景化素养跃迁”为特色,让学生在“创·智汇”“博悟学习”等角色扮演、情境关联中实现阅读赋能。这种跨学科阅读不是简单的知识拼盘,而是通过真实问题链的串联,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校广泛遴选阅读书目,并集中梳理每本图书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落实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基于学生素养进阶这一具体命题,构建长链条纵向贯通的长周期阅读体系。变浅层阅读为深度阅读,变文本阅读为具身阅读,引导学生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意义建构者”,让阅读成为促使学生实现认知升级的助推器。
此外,我们还创办了“妈妈读书会”的亲子群读、“史家书院”的伙伴群读、“书香史家”的师生共读等活动,构建覆盖家庭、校园、社会的阅读网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家校社共研”机制,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社会调研等“读以致行”的活动,将文本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种“从阅读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模式,打破了教育与学生生活的硬性界限,也促使阅读成为帮助学生建立与校外环境深入链接的桥梁纽带。
书香漫延,氛围萦心。未来,史家人还将矢志在阅读中与全国教育同仁相“育”未来,让每一个孩子“读”出春天里的无限可能!
(作者洪伟系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