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司妥昔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展示出显著疗效

2025年04月23日 10:0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特征包括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炎症症状、多克隆淋巴增生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存和生活带来了巨大挑战。iMCD主要由细胞因子风暴驱动,白细胞介素-6(IL-6)是关键驱动因子。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研究团队在Annals of Hematology发表了一项关于司妥昔单抗治疗iMCD的首个中国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抗IL-6单抗(司妥昔单抗)单药及联合B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治疗,12周时总体缓解率(症状和生化缓解)达91%。这项研究为iMCD患者,尤其是重型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靶向IL-6药物司妥昔单抗是目前唯一经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对Castleman病治疗有效的药物,且在6年长期延展研究中,97%的患者在最后一次评估时呈疾病控制状态,且研究中无死亡事件报告。

司妥昔单抗在中国上市应用前,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团队前瞻性地探索了B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方案在iMCD中的疗效。司妥昔单抗在我国获批上市后,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团队开展了这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司妥昔单抗在中国iMCD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并探索了司妥昔单抗联合BCD方案治疗重型iMCD患者的结果。

这项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了2022年7月至2024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司妥昔单抗治疗的iMCD患者。治疗方案包括司妥昔单抗单药治疗及联合BCD方案治疗,多数患者接受每3周1次治疗,部分重型患者在治疗初期接受每周1次给药。研究终点为治疗第3、6、9、12周的总体有效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

研究结果显示,在43例接受司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相当,其中20例是重型患者,12例是iMCD-TAFRO亚型患者。25例患者接受了司妥昔单抗单药(联合或不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18例接受了司妥昔单抗联合BCD方案治疗。共有31名患者接受含司妥昔单抗的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治疗第3周的总体缓解率(ORR)为59%;第12周ORR增至91%,其中CR率54%。接受司妥昔单抗联合BCD方案治疗的18例患者均为iMCD重型患者,第3周的ORR为50%,第12周时提升至100%。

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以司妥昔单抗为一线治疗的患者,相比于接受后线治疗的患者,有更好的治疗反应。

在安全性方面,司妥昔单抗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3例患者发生皮肤相关不良事件,1例发生关节肿胀,均为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即缓解。此外,一例接受司妥昔单抗联合BCD治疗的iMCD TAFRO患者发生了肺炎,经抗生素、抗真菌治疗及氧疗后缓解,并恢复了司妥昔单抗联合BCD治疗,临床症状持续改善,生化反应持续良好。

这项国内首个关于司妥昔单抗的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证实,司妥昔单抗在中国iMCD患者中展示出显著的疗效与安全性。对于重型iMCD患者,司妥昔单抗联合BCD方案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李剑认为,iMCD是一种可致命的罕见病,多项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司妥昔单抗作为iMCD一线治疗药物(中国Castleman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国际Castleman病协作组CDCN共识、CSCO指南、NCCN指南等)。既往全球范围真实世界研究中司妥昔单抗在iMCD 总体缓解率为64%-76%(美国、韩国和波兰)。随着司妥昔单抗在我国上市,iMCD的治疗在我国也开启了靶向治疗的新时代。这项首个司妥昔单抗在中国iMCD人群的真实世界研究中,患者接受含司妥昔单抗方案治疗总体缓解率91%,高于既往II期研究及国外真实世界研究。这项研究为司妥昔单抗治疗iMCD再次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司妥昔单抗单药及联合BCD方案为患者带来了良好的疗效。随着该药物被纳入医保,司妥昔单抗为更多iMCD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存预后,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血液内科副主任张路认为,这项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司妥昔单抗在中国iMCD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经含司妥昔单抗方案治疗12周时总体缓解率91%,其中重型患者采用司妥昔单抗联合BCD实现100%缓解;在高缓解率的同时,还观察到在12周治疗期内,以司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治疗缓解率逐渐升高。研究同时发现,接受司妥昔单抗一线治疗的患者相比于后线治疗者疗效更好,体现了司妥昔单抗作为一线治疗的重要性。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