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臧克家“很山东”

2025年04月24日 10:39  |  作者:刘效仁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潍坊诸城臧家庄的臧克家,为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早在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其间,臧克家即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1925年8月,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1930年,入读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教诲与帮助,并创作了《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等诗篇。

有一年,一位山东女大学生在北京上学期间,因耳朵患病,但家庭贫困,无钱医治,十分痛苦。臧老知道后,立即拿钱关怀和资助这位学生,让她及时治病,不要因病而耽误学业。最为感人的是,临近春节的时候,臧老还委托他的夫人,给这位女学生家里寄去过年的礼物,并特地关照,要让全家人吃上一顿饺子。而臧老平日的生活却十分俭朴。当有人拿出5000元求他的字时,他说,我的字不卖钱,但却拿出几千元资助贫困学生。在吴辰旭老人看来,臧克家身上有学不完的知识和智慧,有汲取不完的精神力量。

据臧克家女儿郑苏伊介绍,臧老一生所藏书画甚多。老年时,给女儿写信,希望把这些书捐给母校山东大学。在信上说:“捐书给国家,给人民,使人看书、读书,长长知识,这是件大事。”当时,臧老已经97岁了,手抖得厉害,字都不成形,但对母校特别深情。经过女儿挑选,第一次就给山东大学捐了3000多册书,“里边有我父亲的著作、《二十四史》《闻一多全集》等,还有一些签名本”。2023年,臧家已是第四次捐赠,“包括《茅盾全集》、四大名著、许多师友的珍贵签名本赠书以及我父亲珍藏的关于毛主席、周总理和几位老帅的书籍”。

在众多的珍藏中,还有闻一多、郭沫若、茅盾、老舍、王统照、叶圣陶、冰心、曹靖华、冯至、沈从文、端木蕻良、唐弢、何其芳等师友的书法,刘海粟、吴作人的字和画。“这些都特别珍贵,我父亲生前就拿它们当宝贝一样。他老跟我们说,这些就是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这些朋友是他精神上的半壁江山。”

山东大学为此专门建立了臧克家纪念馆。有趣的是,该纪念馆还设有一个读书角,便于学生读书。比较特别的是那张红木书桌,这是臧克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回到北京用的第一张书桌。据专家鉴定,这张书桌是明代的,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也捐给了山东大学。

臧老于2004年2月5日2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据其女儿回忆,臧克家一生俭朴。生前,不喜欢西装革履,穿衣服就是对襟大棉袄、布底鞋,皮鞋几乎不穿,全都是布鞋。一件衣服穿好几十年。1949年,从旧货摊上买的一件衣服,竟然一直穿到他去世。吃饭也不讲究,喜欢吃大葱、大蒜、花生米、火烧,“很山东”。

诚如臧克家自己所写的诗:“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其实,他也是活在后人心中、值得公众敬重的人。(刘效仁)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