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含量”持续提升
重庆市政协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关注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4月24日,聚焦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情况,重庆市政协举行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
为帮助委员更好知情明政,今年2月以来,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牵头明确6个子课题,组织委员走进部分区县的能源企业、化工园区、科研机构、孵化平台、低碳社区调研,深入了解清洁能源替代、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政策支撑等情况,通过边学习、边调研,逐步深化对“双碳”目标和绿色低碳转型行动的认识。
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情况通报中表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的空间格局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持续向优,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持续优化,绿色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逐步构建,绿色转型支撑保障体系不断夯实,绿色生活氛围逐步增强。
委员们结合前期调研所见所思,就各自关心关注的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了互动交流。
围绕绿色低碳生活,毛朝银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节能环保意识,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两新”政策宣传、指导和督促落实,扩大群众绿色消费选择范围,以更加积极的政策举措引领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
城市交通拥堵带来负效的能源使用,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黄承锋委员呼吁,把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纳入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以全域治理为基本视野,构建“规划+管理”的长短期结合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杨知方委员建议,出台“能碳双控”产业标准,做优增量,聚焦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政策引导存量提标增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让精细分类与绿色低碳双向奔赴!”江智委员就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构建区域、行业、部门间协同机制和责任机制,进一步压实垃圾精细分离、处理各环节管理要求,有序形成产废—利废的闭环治理和管理合力。
紧扣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周雷委员建议,大力发展CCUS技术,推动化石能源减碳、零碳利用,多源路径统筹提升全市能源安全保供能力,强化碳市场赋能CCUS商业运营,降低企业清洁用能负担。
如何发挥金融支撑作用?陆勇委员建议“四维”发力:强化绿色信贷精准投放,支持产业迭代升级;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破解能源转型瓶颈;完善绿色金融生态,激活市场机制活力;深化跨部门协同,构建数字化服务能力。
市政协副主席杜惠平表示,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短期成本与长期收益相平衡、区域差异与整体协调相兼顾、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相贯通,进一步抓主体、提服务、建体系、聚共识,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加快开展基础产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碳普惠平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协同共进。(记者 凌云)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