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国企

国机集团:凝聚统战力量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年04月25日 10:3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作为我国综合性机械工业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高度重视统战工作,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组织推动各企业以本领域有影响力的统战代表人士牵头成立建言献策工作室,有效发挥统战代表人士的优势作用,聚焦主责主业,“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在为企业中心大局赋能的同时,为广大党外人士建言献策、学习交流、建功立业搭建平台,着力培育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强的党外代表人士骨干队伍。

中国农机院工作室:方向更明 信心更足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农机院)是国机集团旗下以农业装备研发和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科技型企业。2021年7月,中国农机院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工作室正式成立。

“我们工作室成员虽然只有11人,但人员构成十分有特色。”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公司副总经理李世岩是中国农机院工作室负责人,也是一名无党派人士。他介绍,工作室成员均是各专业领域的骨干人才,涉及民盟、九三学社、农工党、致公党等多个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侨联等多个方面的党外高级知识分子。

李世岩用“三高”来形容他们的团队:高、高协同、高产量,大都是院里各个专业板块和业务板块的专家骨干,全部拥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借助工作室这个平台,成员们积极参与集团和院党委组织的各类调研活动,形成诸多建言献策成果,其中,提交院党委优秀调研报告8篇,被国机集团调研报告汇编收录4篇,涉及农业机械、食品安全、科技期刊等方面。

高江永博士是农机院工作室的成员之一,提及工作室带来的收获和体会,他感受颇深,“我们平时聚焦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工作室成立后,极大促进了交流互鉴,形成了定期交流碰撞最新成果的机制,对于科研和产业落地特别有帮助”。

不仅如此,工作室如今还成为这些青年骨干第一时间了解全院工作战略部署、最新政策的重要渠道。就在近日,院党委统筹运用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结对子、联谊交友的工作方式,常态化开展联系走访、交流谈心活动。

“借助这个‘直通车’新机制,科研一线的骨干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最新设想和建议能够直接汇报到院党委。”李世岩说。

据了解,为更好地推动工作室发挥主体作用,集团党委明确“党代表”和“联络员”在工作室中的作用,确保企业党委负责同志成为工作室的总指导、企业党委统战部门相关负责人成为工作室的联络员,并在统一标牌、固定场所、工作机制、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提供指导支持。

“在建言献策工作室这个平台上,我们工作越来越有方向,越来越有干劲!”在李世岩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们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科研创新和建言献策的工作中,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重材院王东哲工作室:聚智汇才 服务大局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重材院)是国机集团旗下专门从事功能材料共性基础技术、工程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18年12月,重材院成立了以副院长王东哲名字命名的建言献策工作室,这也是国机集团最早成立的工作室。

王东哲是一名无党派人士,曾任重庆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回忆起院党委决定成立工作室的初衷,王东哲说,目的就是要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广大统战人士建言献策、学习交流、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培育一支政治素质过硬、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党外代表人士骨干队伍。

材院多年来始终聚焦高端装备用特种功能材料、元器件、传感器的研发制造,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13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00余项,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能源、石化、冶金等重要领域,多个产品位居国内细分市场份额第一。

在这样一个科技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企业,工作室如何才能更好履行职能发挥作用?这些年,王东哲将国家战略所需、产业发展所急作为工作室建言献策的方向,带领团队围绕新材料和特殊用途传感器领域的创新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2022年上半年,时任重庆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的王东哲利用重材院行业地位和人才优势,牵头成渝两地协同创新状况研究课题,撰写了题为《关于推动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错位协同发展的建议》的调研报告,获得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好评和行业的高度重视。

“我们工作室20余名成员查阅了大量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资料,在深入访谈、调研基础上进行了全产业链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提出了推进两地矿产资源开采及关键材料产业协同发展、构建退役电池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及产业体系等诸多建议。”让王东哲备受鼓舞的是,不少建议如今已得到采纳和应用。

眼下,王东哲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培育和优化党外知识分子优秀人才梯队的建设。“未来要发挥好工作室作为材院‘人才库’‘智囊团’‘聚合力’的作用,服务国家、地方、行业、企业发展大局。”

沈阳仪表院王军代表工作室:扎根一线 建功立业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仪表院)是国机集团旗下精密工艺元器件制造企业。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沈阳仪表院拥有传感器、弹性元件、光学器件等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及半导体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感器、弹性元件、光学器件,这些都是我们的核心产品,要打造高精尖产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首先就要实现技术创新与制造工艺的创新,攻克关键性工艺难题和技术瓶颈。”王军是沈阳仪表院的一名高级焊接技师,也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其核心使命就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带动更多一线技能人才学技术、练技能、促发展。

在集团和院党委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工作室自2023年成立以来,先后围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提出多条建议。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王军就带去了一份《关于加快壮大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的建议》。

王军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为技能型人才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是王军代表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同时,王军更看重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让技能型人才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及发展动态,并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支持,坚定技能报国初心,而这些正是建言献策工作室的优势所在。

“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基本是拥有核心技能的高水平产业工人,有意愿承担高难度的技能工作,且有较好的政治素养,通过在工作室的历练,他们的综合能力获得了明显提升。尤为重要的是,通过集众人智慧,工作室建言献策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每年都在不断输出更高水平的提案或建议。”两年来,工作室解决关键工艺技术难题2项,高质量完成了国家重点项目焊接2项,培养技能型人才4人,1人获批国务院政府津贴。

谈及工作室未来的工作重点,王军表示,要引导工作室成员把个人专长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主动参加产品研发、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在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担当重任,建功立业。(刘阳)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