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重庆南岸区政协——
整合各类资源 聚“人气”赚“财气”2025年春节过后,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主舞台所在地的南岸区成为热门打卡地,文旅市场也迎来了开门红。如何持续变“人气流量”为“消费留量”和“产业增量”?近日,区政协主席会议围绕“放大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影响,推动南岸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开展专题协商。
此前,区政协成立课题组,走进弹子石广场、重庆规划展览馆、龙门浩老街、下浩里老街、重庆开埠遗址公园、重马公司等地深入调研,听取意见建议,以求精准建言。
“南岸文旅市场低消费多、高消费少,攒得了人气、赚不了财气。”冉启云委员直言,要发挥好南滨路C湾观赏线优势、“五大名馆”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展陈优势、三条历史文化老街优势、知名火锅网红火锅与氧吧民宿高端民宿集中的优势,做大消费增量。
特邀专家郭道荣建议,做好弹子石片区“夜”文章、故宫南迁文物纪念馆片区“雅”文章、慈云寺老街片区“禅”文章、马鞍山龙门浩片区“洋”文章,让拍照打卡的游客能够拐弯进场、逛街走巷,形成持续的消费动能。
“只有强化IP打造,深化文旅融合,才能让流量高峰转化为长红动能。”孟源委员认为,要以弹子石老街和两江四岸周边景区为核心,打造百年商埠沉浸式剧场,设计光影重庆夜游线路,加强智慧旅游建设,以深度化、智慧化、全球化推动南岸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要警惕人流量增大后可能出现因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而引发的消费纠纷,损害游客体验等问题。”特邀专家王诗涵呼吁,对照国际标准,开展南滨路—上新街片区综合整治,做好片区规划,提升整体营商环境和服务能级。
认真听取委员和专家意见建议后,区文化旅游委、商务委、文旅集团等部门负责人作出积极回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青青表示,要以文化为魂,放大优势、补齐短板、整合资源、化解难点,持续把“人气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区政协主席梅泽波表示,要整合各类“春晚资源”,把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机遇,打造消费场景,加强基础设施、交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延续春晚分会场热度,让南岸文旅高质量发展动力更足、底气更足、成色更足。
(通讯员 方莉 本报记者 凌云)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