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世界读书日·委员话阅读

马金莲:在西海固的土地上放牧文字

2025年04月25日 15:58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0425配稿)马金莲:在西海固的土地上(7085831)-20250425155152

马金莲(左)携新作《亲爱的人们》在长沙市与读者交流创作背后的故事,图为读书会现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马金莲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作协副主席,固原市文联副主席。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宁夏回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鲁迅文学奖等。

“多少年来,日子都是那么过着,饿了动火做饭,天黑上炕睡觉,春天往地里下种,夏秋两季收割,冬天趴在热炕上,用自嘲的话讲,就是‘女人娃娃热炕头,转眼活成糟老头’。”

这是《亲爱的人们》一书序章的开头。这样的日子,是作者马金莲笔下的“羊圈门”村庄的日子,也是她的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什字乡扇子湾村的过去。

从扇子湾村走到全国视线中,这位“80后”的回族姑娘用了近20年的时间。

扇子湾村走出来的作家

宁夏西海固的冬天格外漫长,群山萧索枯黄,梯田白雪覆盖。

1983年,马金莲在西吉县一户普通农家出生,她所在的村庄位于本乡与外乡的交界处,村民想要到外地去,只能借助农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甚至步行。

2000年,在一次校文学社举办的征文比赛中,马金莲的小小说《夙愿》获得一等奖。“这次获奖让我深受鼓舞,我又认真誊录文稿,寄给《六盘山》杂志社。”马金莲说,两个月后文章刊登出来,看到自己的名字变成印刷体,她好像看到另外一个自己,也看到另外一个世界。

大学毕业后,马金莲结婚,在乡下婆婆家生活。“十几口人,一到晚上人们谈天论地,娃娃们尽兴闹腾,我身处其中,感受着生活的火热和趣味。但夜深人静的时候,面对着几个旧本子,我感觉文学梦正在离我远去。”趁别人熟睡的时候,不甘心的马金莲悄悄爬起,坐在炕头上拿笔在纸上划拉文字,倾诉内心对生活的理解。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在隐藏于西北群山腹地的一个小村庄里,文学成为她在寂静山夜里凝望的星光,农村、故乡、乡土,这些元素滋养了她的生命,供给她源源不断的文学养料,成为她一辈子受益的文学沃土。

2014年,是她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2014年9月13日,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在北京揭晓,马金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马兰花开》获此殊荣。作品讲述了回族人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巨大而细微的变迁和发展,真实而艺术地为大众展现了一幅当代黄土高原上回族生活的宏大画卷。

此后,马金莲的创作不再局限于个人过去的生活经验,而是放眼更贴近时代的主题。“这些年家乡发生巨大变化,再偏远的人家都通了水、路、电、网,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有些农民家里收拾得比城里人家还好,山上修的梯田那么整齐。我们要看到这些变化,记录这些变化。”很快,马金莲的所见所思见诸笔端。

2018年,马金莲的短篇小说《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她成为获得鲁迅文学奖的首位“80后”作家;

2024年,马金莲浸透10多年心血写就的80余万字小说《亲爱的人们》出版,小说通过讲述马一山、祖祖、舍娃等一家五口的人生命运故事,真实描绘西海固人民逐步摆脱贫困、追赶新时代步伐、走向美好生活的历史图谱……

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西北文学奖、宁夏回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

翻开她的著作,犹如走进西海固人民的心里,这些贴近生活的作品犹如精心调制的“浆水和酸菜”,每一篇都一如既往地味道醇厚、耐品耐读。

为了这一片黄土地的繁荣而努力

2023年1月,来自民盟界别的马金莲成为一名自治区政协委员,在激荡文字之余,她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委员履职当中。

马金莲的第一件提案关注的是当地文旅发展。

在马金莲所工作和生活的固原市,萧关、古丝路上的须弥山石窟等历史遗迹,见证了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多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也赋予这片土地更深厚的底蕴。

“固原市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虽然近年来对市域红色资源进行持续开发,但整体而言,红色资源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运营机制不活、内生动力不足、融合发展不够等深层次问题。”马金莲联合其他委员提交了《关于持续挖掘“红色资源”,助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建议加强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从体制机制创新、规范红色教育培训、红色文旅产业协同等方面强化革命文物保护、激发红色旅游发展活力。

围绕固原市文旅融合,马金莲还提交了《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推固原“赶超式”发展的提案》,建议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创作文艺精品,开发文旅产品,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品质,加快推动传统的观光游向度假游、康养游、体验游、研学游转变。

两件提案均引起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重视。该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打造六盘山生态红色文化旅游区,以清水河、六盘山、将台堡周边为重点,谋划储备一批业态丰富、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支持固原市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化、品质化、产业化发展,把乡村旅游规模做大、品质做精、特色做足、品牌做响,打造固原乡村旅游“升级版”。

2024年,马金莲把关注点放在民生上。她提出《关于进一步推动应急救护培训提质增效的提案》,建议针对宁夏应急救护培训还存在公民急救意识缺乏、主动参加培训意愿不高、应急救护技能巩固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推动应急救护培训提质增效,建立稳定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培(复)训力度。

提案交办后,宁夏红十字会及时对接交流,积极征询意见建议,主动和协办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共同探讨办理措施。主办单位负责人介绍,根据建议,自治区红十字会加强了与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合作联动,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选派人员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培训,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护培训的覆盖面。”

“西海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贫穷偏远,但厚重有力,给文学和生命的滋养源源不断。”马金莲说,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委员履职,她都要倾心记录和反映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为了这一片黄土地的繁荣而努力。(本报记者 范文杰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