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浙江省政协聚焦提振和扩大消费召开民生协商会

2025年04月25日 17:2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一座城市、一个景区的旅游消费厚度越来越取决于内容浓度;可创新消费理念,促进传统实体商业向消费体验、消费休闲、商业文化时尚中心等消费空间转变;提升各类消费空间,优化商圈、景区与地铁等公共交通的便利衔接,接续提升商业文旅空间及设施环境,优化商业文化消费体验……近日,浙江省政协举行“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主题民生协商会上,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与省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进一步减少消费限制、提升入境消费、发展冰雪经济、深挖夜经济等方面的良策。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向全社会释放了党中央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提振消费的坚定决心。在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看来,提振和扩大消费的第一步是要提振社会消费预期。同时,还要在激发全人群消费需求、加大优质消费供给、挖掘潜在消费动能、培育新型消费热点和营造便利消费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靶向发力,切实做好扩消费促发展的各项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人群消费特点,靶向激发各类人群消费需求。”马卫光说。

针对阶梯电价等旧政策不适应新形势,相关政策落地不够便捷高效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省高院原副院长朱新力建议,探索建立阶梯可用电容量与全省居民用电总量同步调整机制,以鼓励居民放心购买和使用家电。健全公用事业阶梯价格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客观发展情况,对阶梯电价予以重新设定;建立健全“以旧换新”补贴项目联审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项目审核效率;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开展引流、促销等活动。

“当前经济形势下,数字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金华市政协主席叶卫红建议,创新监管工具应用,建立预付资金“银行托管+保险保障”双轨机制,为预付资金筑牢安全防线,探索预付式消费“熔断机制”,完善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对违规商户实施市场禁入。创新跨境电商监管制度,培育数字贸易新优势。加快构建精准补贴机制,释放数字消费乘数效应。

青年人的消费能力、消费理念、消费模式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持续加大,其消费潜力释放,是促进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孙元菁委员建议降低青年刚性支出压力,打造多元消费场景,适配青年需求,丰富电子竞技、沉浸式文旅等新型消费业态,营造虚实结合的互动式消费体验。同时,整治“无效内卷”现象,保障青年人拥有更多的消费时间和选择空间。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与经济社会活动高度相关。”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启宏委员建议,通过增运力、促消费、拓产业等三大举措,新开及加密浙江始发的国际航线;成立“航旅消费促进专班”;加快推动空港综保区建设,强化机场周边配套,支持临空、机场、主基地航司合力打造千亿级航空产业大平台,深化产城融合战略,形成具有临空特色产业的未来航空城,激发航空消费新活力。

“夜间经济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消费具有乘数效应。”李百春委员建议,健全顶层设计,设立跨区域部门协调机制,对商业外摆及夜间经济空间布局、经营业态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引导。强化数智赋能,利用大数据优化夜间消费动线设计,推动夜间经济“有的放矢”。丰富消费供给,打造沉浸式特色文化IP,推动业态多元化与品质升级,拓展“夜展、夜娱、夜体”等新兴消费场景,推动夜间经济“百花齐放”。发力演艺经济,鼓励举办国际知名顶流歌手演唱会和国内一流大型音乐节等,创新发展演唱会“后一天经济”模式,推动夜间经济“好戏连台”。

释放服务消费的巨大潜力,核心是实现服务业优质供给。阿里巴巴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韩曦建议,加大对赛演活动支持力度,明确赛事引入标准,制定更有竞争力的赛事分级分类资助政策,在安全可控基础上提高可售票数量,促进浙江赛演经济做大做强。

协商会上,大家还建议,要多措并举促进增收,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就业群体的帮扶,鼓励和支持创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财产性收入来源;强化消费支撑,完善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体系;丰富消费供给,优化消费券发放机制,积极发展冰雪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深化文旅融合,打造优质消费体验;提升消费品质,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拓展入境消费市场,更好培育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业态,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创新贸易渠道方式,做好出口商品转内销工作;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提升各类消费场所的软硬件水平,健全质量标准、信用约束、消费维权等制度,让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本报记者  鲍蔓华)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