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政协建言商圈经济
从“购物目的地”变身“城市会客厅”本报讯 商圈,是城市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如何让商圈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政协从今年3月初开始,组织政协委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商户代表联合调研组,深入赤峰商贸服务物流园区商圈、桥北商圈、新华步行街商圈、红山万达商圈,全面了解各商圈的运营现状、发展难题以及商户需求,收集意见建议158条。
“希望通过开放周边广场和增设停车场,解决市民停车难题。”新华步行街商协会秘书长王晓伟提出建议。“在电动车销售集中区设立便民服务站,实现购车、上牌、保险一站式办理。”商户代表曹志强建议。商户代表王庚则希望通过联合设计活动,推动商户联动消费,促进消费者一站式消费体验……商户的声音直击痛点。
围绕大家提出的建议,红山区政协3月底在不同商圈针对商户们提出的具体问题分别召开了4次协商会。4月8日又召开专题协商会,参与协商的政协委员、商户代表、群众达320人。
“优化商圈的基础设施,引入智能停车系统,挖掘赤峰本地文化元素,打造‘文旅﹢商业’融合项目。”红山区政协委员范艳伟建议。政协委员周慧敏表示,将调研成果以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式反映,助力红山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协委员贾昀鹏提出要通过挖掘区域潜力,引导建立特色街区发展夜经济,为商圈注入新的活力。
红山区政协积极与相关部门交流反馈,针对调研协商提出的诸多意见建议,各相关部门主动认领,逐条研究办理,明确推动商圈从“购物目的地”向“城市会客厅”转型,按照“主街﹢辅街”功能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推广AR(VR)、无人便利店等智慧应用场景;打造“非遗﹢商业”示范街区,鼓励老字号创新产品开发,引入创意集市、沉浸式演出等特色活动。
从商圈专属App的开发,到特色文旅一条街的规划;从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到夜经济的引导发展,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让商户和政协委员看到了商圈发展的美好前景。(刘旭森)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