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陕西省政协: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本报讯(记者 路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一代AI基础层、模型层公开专利达到6.2万件,其中有效专利近2万件,仅占总公开专利的32%,专利的实际利用率偏低。”日前,在陕西省政协编发的社情民意信息中,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建议,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壮大人工智能产业。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发展迅速,但人工智能产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产业链完善和全球化布局方面仍面临多重挑战。陕西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提出,首先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设立专门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明确专利申请受理、审查、咨询服务、侵权投诉处理等职能,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技术设立快速审查通道,确保企业尽快获得专利保护。
“其次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核心技术研发。”陕西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表示,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产学研资源,设立专项资金,以税收减免政策,促进技术共享与成果转化。重点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作为链主企业,为智能硬件、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链;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
陕西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建议,要推动全球化专利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联合专业服务机构建立跨国专利申请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国际专利申请咨询服务,熟悉各国的专利审查标准,简化跨国专利申请流程,支持企业在海外申请专利、全球范围内布局知识产权;加强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防控指导服务,落实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制度,提升涉外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借助行业协会、线上平台等方式举办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培训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支持企业参与国际人工智能标准制定,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全球技术竞争话语权。
“要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促进技术转化。”陕西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还建议,以政策和资金支持,补齐产业链短板,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测试及专利申请等服务,加速技术市场化应用进程,推动产业链整体发展与升级。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