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重庆垫江县政协助力“花经济”赋能产业振兴
“老板,来8束鲜切花!”“走,一起去品尝鲜花饼!”近日,在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芍药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里,漫山遍野的芍药花随风摇曳,美不胜收。游客们穿梭在花海间,或忙着拍照留影,或精心挑选鲜切花,或在农家小院品尝地道美食。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离不开垫江县政协的持续助推。
垫江县种植牡丹和芍药的历史已超千年,而曹回镇是芍药主产区。过去,村民靠售卖芍药根入药,每亩年收入约7000元。2014年起,本地培育的“芍源红”在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屡获金银铜奖,声名大噪,为芍药产业带来新机遇。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芍药种植规模小且分散,鲜切花销售市场价格战激烈,村民们并未从新商机里赚到更多。”县政协委员、曹回镇宣传统战委员朱中玲回忆道。
2021年起,曹回镇围绕做好“花文章”,先后争取到5000余万元资金,用于规划建设万亩垫江芍药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
为推动芍药产业进一步发展,朱中玲提交了《加大芍药鲜切花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的提案,提出整治土地、推动科技繁育、拓展线上销售等建议;谭亮、夏薇等多位委员也围绕芍药产业发展壮大呼吁建言。县政协领导高度重视,领衔督办相关提案,班子成员先后11次围绕该主题开展深入调研。
在政协的持续推动下,相关部门从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到产品包装着力,全方位为芍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不仅出台了《垫江县牡丹(芍药)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还依托每年举行的牡丹文化节,举办世界牡丹大会垫江分会牡丹(芍药)产业发展论坛,吸引了山东、云南等地的种植大户和鲜切花销售商齐聚垫江,共商产业发展大计。
如今,曹回镇已华丽变身为芍药产业发展示范镇:50亩种苗培育区、100亩资源圃试种区、500亩示范观光区和近万亩采摘区有序分布,“芍源红”品牌已经打响,每年吸引近10万人次游客前来观光。当地还与西南大学合作创建中国芍药科技小院,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活力;引进山东、安徽等地7家龙头企业,带动2500余户群众种植芍药,每年鲜切花产量达300多万支,种植户每亩地增收近万元。
为持续擦亮垫江“山水牡丹”品牌,推动牡丹(芍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协委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为牡丹芍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
“芍药鲜切花一定要以最快速度送到客户手中。”汪朝生委员利用自家快递公司提供上门收件服务,每天能为客户寄出近万支鲜切花;朱中玲委员带头并动员当地镇村干部一起,走进田间地头、繁华闹市直播带货,在今年鲜切花上市首日,成交量便突破3万支,成绩斐然。
谭亮等委员提交了《做大做强垫江牡丹芍药产业 增强垫江花海辨识度》的提案;龚秋瑶、商博等委员借助抖音、微信等平台,大力推介垫江的“致富花”,让垫江的花海美景、文创产品和牡丹马拉松等文体赛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县政协主席郑小波表示,县政协将持续围绕做强“花经济”献智献力,让这一朵朵小小的“致富花”,为现代化新垫江建设不断注入“花动力”,让充满芬芳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通讯员 吴云 本报记者 凌云 )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