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草坪上的文化盛宴:北京市通州区政协文体界别“文脉传薪・经典润心” 读书会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田福良)四月的北京通州宋庄,草色青青映书香,各地政协世界读书日的活动依然延续。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雅集在“致中和书院”的草坪上启幕。
4 月 25 日,北京市通州区政协文体界别以 “文脉传薪・经典润心” 为主题,在“致中和书院”绿意盎然的草坪上搭起 “流动的文化课堂”,让古籍里的文字跃入春风,让非遗技艺在指尖重生,为世界读书日镌刻下诗意的文化注脚。
沉浸式场景:让经典 “触手可及”
活动现场,青竹篱笆围合的诵读区里,书案上摆放着《通州纪事》等书籍。政协委员与书友们手持书卷,齐声吟诵《通州赋》,古韵雅音与草坪的自然气息交织,仿佛穿越千年运河畔的漕运盛景。“这种‘户外 + 阅读’的形式太有创意了,让经典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文字,而是能触摸、能感知的生活场景。” 参与活动的“致中和书院”的书友感慨道。
特邀嘉宾,北京通州文化学者、中国文物协会会员王陆昕讲述他编著的《通州纪事》
学者开讲:解码城市的 “文化基因”
作为特邀嘉宾,北京通州文化学者、中国文物协会会员王陆昕带着其编著的《通州纪事》走上草坪讲台。他以 “大运河与通州的千年对话” 为主线,从通州先民 “逐水而居” 的生存智慧,讲到隋唐大运河贯通后 “万舟骈集” 的漕运繁荣,再到当代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对运河文化的创新性传承。“通州的每一块城砖都镌刻着文明交流的印记,大运河不仅是地理之河,更是流动的文化基因库。通州是‘漂’来的城市,大运河不仅带来了物资,更孕育了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他结合《通州纪事》的老照片,生动还原了通州作为 “天下第一州” 的历史肌理。
北京通州区政协副主席尚祖国分享读书心得体会
委员发声:做文化传承的 “摆渡人”
“今天的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政协委员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文化’。” 文体界别政协委员、北京一辰清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嘉敏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依托‘书香政协’平台,推动建立‘政协委员 + 非遗传承人’结对机制,通过开设‘运河文化讲堂’、策划‘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区政协副主席尚祖国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一本好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一场活动是文明对话的桥梁。政协组织要始终牢记‘崇文尚教’的使命,既要通过协商议政为文化遗产保护建言献策,也要通过丰富多样的界别活动,让经典阅读成为滋养心灵的习惯,让文化自信成为最深厚的城市底色。”
参与活动的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读书会活动,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将继续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倡导读书风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同时,他们也将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积极建言献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文脉在新时代继续传承,让经典滋润更多人的心灵。让春日草坪上播下的文化种子,在协商议政的土壤中长成参天大树。
编辑:李敏杰